1)第204章 带张雁过年_华娱那年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带张雁过年

  除了陆恒这种重生后记忆力猛增的怪胎,其他很数人,估计都记不太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看春晚了。

  08年以后?或者11年以后?

  有很多时间节点,比如某个演员不再上春晚了,或者观念转变过年商家也开门了,再或者手机能上网了等等。

  其实大部分都是外面的因素,本身的原因倒不是主要的,就像打败泡面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外卖。

  不过现在的春晚,依然被广大观众喜欢。大众观念还没转变,觉得过年应该在家,不应该出去串门,以后过年串门的那些理由,诸如聚餐、打牌、唱歌、喝酒等等,现在还不多,更不用说网络和家庭电脑、手机了。

  但如果掰扯一下收视率的话,其实前世01年春晚的收视率,在它前后五年间,都是最低的。

  比前面低还好说,毕竟春晚一年不如一年是人们共识,但比后面低,还持续五年都超过它,就有点尴尬了。

  而且后面抛物线的顶端,在04、05两年,恰好05年的春晚导演,就是朗坤。

  有人说04年收视率高是因为周杰轮第一次上春晚,很多年轻人都来看他,但陆恒一想不对,前世的01年虽然没有周杰轮,但有老赵的《卖拐》啊,这可是他的两个巅峰作品之一。

  不过转念一想,陆恒又咂摸出味了,老赵的《卖拐》属于看了才知道好,而观众不可能没看就守在那儿等着,更不可能正演着一堆观众闻着味蜂拥而至——也就是说,春晚开始前,想看他的观众已经固定了。

  而周杰轮不一样,第一次上春晚,之前三年积累的无数粉丝,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

  这种区别,就像一场球赛,提前知道梅西要来,和比赛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球员是梅西,现场的观众是有极大差别的。

  事实上,01年春晚后,正月初一的重播,收视率就比往年高多了,因为好多没看到的人,或者想二刷的,都等着看《卖拐》,毕竟这时候没视频网站。

  《卖拐》的火爆毋庸置疑,有人称它是老赵的巅峰转型,也有人说是他最后的荣光,毕竟在这之后,像这样有影响力的小品,也只剩《不差钱》了。

  陆恒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这种舞台表演,在现场更能感受到那种功力,因为很多细节都会放大,但看他们表演,就像真的是在看现实中发生的一幕场景,然后笑到肚子痛。

  这个小品出来后,也造了很多梗,比如“没事儿走两步”、“要啥自行车”……也让‘忽悠’这个地域性的词,变成全国都开始用而且习以为常。

  当他们演完后观众鼓掌,陆恒才恍觉……这么快?

  老赵的小品,只有《昨天今天明天》和《卖拐》出过续集,而且卖拐一出就是三个,直到最后一个《功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