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皇明祖训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类,语文就不说了。

  六经免不了要学。

  可大明的政治课,主要是学习《大明律》和《大诰》,《皇明祖训》,体育课主要是骑马射箭。

  可见大明太祖想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呐,文武双全的民间贫寒子弟。

  如此壮举!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第一人了。

  为什么朱元璋敢大规模灭杀淮西勋贵,敢对江南的读书人世家下死手呐。

  开国大帝,但凡没有完全的准备,他敢这么干嘛?

  其实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太祖,早已经为他的好皇孙准备好了人才储备和替代方案。

  他要通过义务教育,从底层选拔,培养出一批文武双全的王朝精英,彻底改变宋朝重文轻武的歪风邪气。

  两世为人。

  沈烈终于看清了,那位大明太祖的宏伟浩大的全盘策划,朱元璋要干什么。

  他吸取了北宋,南宋和元朝的教训,深知犬儒的对这个民族的危害,他要彻底清洗这片土地上的犬儒世家!

  他重新建立了一套人才选拔,义务教育体系。

  只等着君权顺利交接给太子朱标,便可以通过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为大明王朝完成了人才储备之后。

  便可重塑强汉时的武风!

  倘若这件事真的被朱元璋干成了,那自然没说的,可是这利国利民的义务教育制度,在朱元璋死后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为何如此?

  沈烈心中自然明白的很,因为这天下间,除了那位出身低贱的大明太祖之外。

  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人或者世家豪门,愿意看到一批文武双全的民间英才取代他们,成为这个王朝的精英阶层。

  倘若贫寒子弟都能接受教育,能读书认字还会领兵打仗,这让天下文阀世家如何是好?

  可惜。

  大明太祖精心栽培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让这位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一切的谋划都落空了。

  成祖朱棣虽也是雄才大略。

  可终究是得位不正,造反起家,威望不足,一生都在江南犬儒集团的反攻倒算中挣扎,也不得不做出了部分妥协。

  一声长叹。

  时也,命也。

  天不佑大明。

  “来。”

  随着沈烈把皇明祖训放下了,一脸的倨傲,谁要敢弹劾老子在军中搞学堂。

  老子就把大明太祖的训示扔到他脸上,然后一刀劈了。

  “正本清源嘛!”

  看着沈烈侃侃而谈。

  众人无言。

  沈烈却又不由自主的畅想了起来,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能不能拯救天下。

  他觉得没戏。

  这时候他想到了小时候在村里,家里老人曾经说过的故事,在那个战争年代里。

  凡是村里的棒小伙加入了解放军,第一件事情便是跟着文化教员学认字。

  最少你要看的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吧!

  沈烈不指望麾下将士,个个都变成读书大人,可至少要懂得道理,要知道为什么打仗。

  这是一等一重要的事。

  于是在新兵们愁眉苦脸的读书声中,这松江口大营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又数日后。

  喧嚣中的长江口大营,迎来了另一件大喜事,半个月前从密云大营开拔的浙军主力到了。

  两万浙军骑着马,赶着四轮马车,带着戚继光的牌位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随着一员大将率领轻骑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向着沈烈大礼参拜:“陛下戚继美,参见大人!”

  “好,好。”

  沈烈忙上前搀扶,劝勉了一番,看着这虎背熊腰的当世悍将,那眉宇间与戚大帅的几分神似。

  心中不由得唏嘘感慨起来。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