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0章 春寒两谢,古道不荒_一剑吞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权生曾为‘子归五小’做解道:先帝在时,大秦犯境,为凝聚国力对抗外虏,遂开此地,以官家之名义,允准世族大行豢养私兵之风,以卫国家之用。战后,江山疮痍、百废待兴,各州郡买卖人身之所,便留存了下来,称‘自留地’也。

  说的通俗一点,‘自留地’便是一块由围栏围成的一大片空地,进入此地后,所有的人便自动成为买家和卖家,出去后便一切如常,“自留地”门口有两名官家侍卫和一名隶属于门下书佐的小吏,签订契约后一式三份,买卖双方各留一份,门下书佐小吏留一份,以做备案之用。

  在这里,一切遵从自愿,但买卖双方一旦签订契约,就不可更改,必须严格按照签订契约履行使命,直到契约所定之内容被签订一方履行完毕。

  但年一战过后,至今已经四十余年,地方虽有世族豪阀剥削百姓,但地方百姓们仍然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随着日子越过越好,沦落到卖身的百姓越来越少,世族们为节省开支、方便处理后续事宜,也选择跳过自留地,直接招募家兵或者奴仆,‘自留地’逐渐清冷下来。

  皇甫录第一次接触招募人手这种事,没有经验,也不想去乡村野地里寻找的贫户,只能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走进了这块儿只听其名,今日方见尊荣的‘自留地’。

  皇甫录来到之时,门下书佐小吏正打着哈欠,百无聊赖地与同样百无聊赖的两名郡兵闲聊,三人都是望南楼的常客,见到皇甫录也不认生,打了个招呼,便放皇甫录进入到围栏围成的‘自留地’。

  原本自留地已经是一片荒芜了,平日里来的人基本没有,不过,根据小吏所说,皇甫录今日的运气,似乎上佳,今天的‘自留地’,似乎有点东西。

  尖嘴猴腮、黄干黑廋却偏爱白衫的皇甫录,刚刚走近那块地,便遇到了四名五大三粗的壮汉,蹲在那里搂着衣领,双手插袖,冻得斯斯哈哈,似乎落魄至极。

  皇甫录上前询问情况,得知几人是去年被凌源水患冲了田宅的农户,想在开春前找个营生养家糊口,顺便攒一些种子钱。

  同样贫苦出身的皇甫录一听之下,十分心软,感慨之余,旋即兀自思索起来:华兴郡水患刚过,如眼前四人这般境遇的农户,怕是不在少数。俗话讲‘水长山远路多花,能帮一家是一家’,倘若能招募眼前四人,再用眼前四人打开一个口子,招募更多流民,如此,既帮大哥找到了帮手,有为华兴郡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岂非一举两得呀!

  见皇甫录呆在原地不动,有两人担心皇甫录觉得他们身体单薄,不肯收下几人,特意顶着咕噜噜的肚子,打了一套王八拳,直看得皇甫录心生欢喜,心中又想:难道这就是天赐大运?要我助大哥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