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周瑞:陛下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_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周瑞:陛下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

  求贤诏,遍观华夏历史,并不少见。

  无论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亦或是魏武有遗风的曹操,都颁布过求贤诏或求贤令,旨在为国求材,揽天下英才为己用。

  在科举制尚未产生的隋唐之前,求贤诏是对察举制的一个重要补充。

  因为察举制是各州府长官向中央朝廷举荐人才,自然而然的,人才的解释权就落到了这些地方要员手中。

  近水楼台先得月。

  优先被举荐给中央朝廷的,自然是和地方要员关系亲近之人,譬如好友师门,譬如弟子晚辈。

  这样做,虽能大大节约朝廷选材的成本,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被举荐人和举荐人之间的强绑定,最终导致世家门阀的兴起。

  门阀子弟有师门长辈看顾,哪怕才学稍弱,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反观平民百姓和寒门弟子,想要更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

  求贤诏的出现,就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条临时的晋升通道。

  不止是华夏,在这个世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楚国历任皇帝,几乎上位之后,都发布了求贤诏。

  甚至,因为这个世界诸子百家极为兴盛,天下人才中,有近六成出身于此,因此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只是由于诸国纷争不断,才将这个问题暂时遮掩了下去。

  但出身诸子百家的臣僚彼此联系,在朝堂上自成一派,为了自家学说互相争斗,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一方面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隐隐威胁到皇权。

  齐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王匡身为皇帝,在一些大政方针上,甚至要咨询佛门【大菩提寺】的意见。

  这对于唯我独尊的皇帝而言,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赵钰在有了自己的基本盘,掌握了军权后,要做的,就是把人才的解释权和选拔权尽数收归中央朝廷。

  于是,便有了今天朝会上,赵钰借着淳于庆一案,向兵部发难,顺带着提出选拔人才,将察举、求贤和科举这三张牌一并打出。

  赵钰之所以这样做,是有讲究的。

  这个世界虽然发明出了纸张,但好纸难求,因此大部分典籍都是用竹简或帛书进行记录。

  竹简沉重,帛书易腐,远不如纸张来得便捷,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知识的推广。

  因此在造纸术完善,印刷术推出之前,赵钰只是将科举制度提出来,让朝中众臣有个心理准备。

  这也是赵钰为何如此重视墨家的原因。

  哪怕是真要开科举,也是在神京周边范围内小规模的试行。

  在纸张大规模普及前,察举和求贤才是赵钰获取人才最重要的途径。

  殿中百官,听到赵钰所言,纷纷愣住。

  察举他们懂。

  让地方主官为朝廷举荐人才,一方面能为国出力,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自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