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偶遇_懒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松书院的石牌楼有三个,成品字型排列。中间石牌坊正面书“万松书院”,背面书“太和元气”;左边牌坊正面书“敷文书院”,背面书“道冠古今”;右边牌坊正面书“太和书院”,背面书“德侔天地”。

  太和书院和敷文书院都曾经是万松书院的别名,这三个名字分别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牌楼上祥云环绕,正面雕着双龙戏珠和梅兰竹菊,背面雕刻福禄寿图案。

  石牌楼算是万松书院的山门,走过石牌楼后,经过一道长长的石砎,才到万松书院的主体建筑。

  第一进为仰圣门,这是书院的正大门。仰圣即为瞻仰圣人与圣人之学,提醒人们步入书院必须衣冠整齐、心怀崇敬。第二道门为毓粹门,毓粹,意为培养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过了毓粹门后,便是万松书院的第二进明道堂。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明道堂即为万松书院的讲堂,现陈设有工艺巨著《中国科举大观》。两侧厢房分别为居仁和由义二学斋。原为书院学生自习和住宿的场所。取意于孟子的“居仁由义,体用己全”。现在这里只是个旅游景点,自没有什么学子居住、进学。

  第三进为大成殿,乃祭祀开创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处。孔子像位列正中,两旁配有四座雕像,左右各二,乃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

  两侧的墙面用壁画形式展示了八幅孔子行教图,分别是杏坛设教、读《易》有感、舞雩从游、泰山问政、子贡辞行、忠信济水、侍席鲁君、礼堕三都。并设有青铜祭器。殿前设曾唯和颜乐二碑亭,分立有康熙和乾隆这祖孙两代皇帝为万松书院的御题手迹复制碑。

  明日这大成殿上便会有一场祭祀活动,听闻主持祭祀的还是一名孔子的后人,由山东曲阜的孔圣故里延请而来。这场祭祀早以文字的形式公布宣传于万松书院各主要显目位置,山门前便有一处竖立的公告牌,是以方慕南和白羽裳都早已知晓。

  据公告牌上所介绍,这场祭祀活动还挺盛大,市里的各主要领导与各界人士明日都会前来参加祭祀,市内的各大媒体也都会报道这一盛况。此事方慕南之前并未听闻过,也是见到公告牌才知晓。

  华夏有两大传承千年而不绝的世家,一便是开创儒家的孔圣人传下来的孔家;另一则是创立道教的张道陵传下来的张家,也即是正一派龙虎山的天师世家。道家学说虽早便已有,但在张道陵之前只是称家,直到张道陵,才根据道家学说,创立下了道教这一教派。

  这两大世家,一儒一道,历经千古沧桑,十数个朝代兴替,皆能传承不息。而孔家比张家则还要久远,号称第一世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更是历代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