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儒生就该整内战_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蔺天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的,不过是一群浅水王八,看起来暗流涌动,实际上掀不起一点波澜。

  学海无涯的太学主可非是易于之人,他们想借势掀起儒门内战重立正统,太学主估计想将他们整合起来敲打一番很久了。”

  对于儒门内部的暗潮,蔺重阳并不在意,就那些尸位素餐的废物去投靠学海无涯,可谓是羊入虎口。

  “但他们的数量不在少数,若是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会比较麻烦。”

  儒门这块的历史要远比道门和佛门复杂,毕竟佛道两家可没有体系一统的记载,人家本就是乱的,而蔺天刑当年虽统合百家儒子,立下五方儒门分镇各处。

  但先圣传下的道统何其庞大,那些不认同儒圣明德一脉理念的儒门组织,以及当时没有入世的其他儒脉,自然不在这个被统一的范围内。

  再经过千余年的积累,以及当年蔺重阳的改制放权,让那些固守旧制的支脉缓了一口大气,如今把握机会,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便是想要重争正统。

  “人言可畏?”

  话语的力量有时候确实是三人成虎,但有时候也不过是狺狺狂吠。

  “是。”

  很多时候,儒生的笔要远比剑要更利,一者伤身,一者攻心。

  那么他接下来该注意的,就是那些废物在发现事与愿违之后,是否有可能通过抹黑师兄来抬高他们自己,毕竟师兄才是德风古道的领导。

  通过抹黑对方的人格来否定对方,然后再扣些帽子,做些对比,以此证明己方的正确,这种手段还是相对常见的。

  对于师弟的顾虑,蔺重阳清楚,但并未放在心上。

  “想法不错,但他们得有机会开口,可惜,学海无涯的根基终究是浅了些。”

  儒门的硬实力在三教本就排在末位,以太学主的智慧与手腕,看清这个现实很容易。

  下边的人再怎么斗,那都是下边的事情,对高层来说不仅可控,甚至还能借此形成良性竞争,但影响到高层,甚至对高层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这可不是一句僭越能说明白的。

  “根基浅不是学海无涯的缺点,正因为根基浅,才会有此事。”

  而且根基浅也不是问题,只要学海无涯将这块肉吃下去,这个问题自然而然便解决了。

  “若是不出意外,学海无涯在不久后的将来,必会成为我儒门之最高学府。

  是什么让他们觉得,儒门的最高学府会与儒门的最高战力内战,口口声声说着正统,这圣贤书读的,呵。”

  若非不久后的那场浩劫,尚需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学海无涯那边的根基终究差了一些,正好能借他们补足,蔺重阳倒也不介意用些手段,送他们去见先圣。

  而一旁的非常君,则从蔺重阳的话语之中听出一丝微妙之意,正如先前所言,六艺在儒圣明德一脉并非是必修的课业。

  “这只能证明,短视只是他们诸多不足之中的一种,同时还拉低了那些典籍的格调。

  这江湖便似那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若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只会被时代抛弃,退则亡矣。”

  以非常君为首的儒门新生代,很多都是推崇蔺重阳理念的革新派,都是尊王攘夷、有教无类的坚定拥护者与支持者。

  思想要变革,制度要变革,律法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变革,那些腐朽的条条框框,注定是要被扫除的毒瘤。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