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皇帝的儿子们_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书,主动请求皇帝让后者出继宗室,皇帝允了。四皇子出继后,孙贵妃所生的六皇子便是唯一的皇子了。

  偏偏在这时候,六皇子忽发疾病夭折。皇帝膝下竟然再没有皇子能继承大统。

  皇帝悲伤病倒,四皇子都已经正式受封为纪王世子了,又闹着要还宗——他倒也不傻,一旦还宗成功,他便是皇帝唯一的儿子,随时会成为下一任皇帝,这种好事怎能放过?!他这时只恨自己出继得太早,但凡他知道六皇子很快就会夭折,绝对不会主动上书请求出继的!

  而孙贵妃皇后梦断还死了儿子,也跟着闹起来,气得皇帝病情加重。太后便斥退孙贵妃,将皇帝接入慈宁宫照看,又拒绝孙贵妃探视,过了个把月才算是把儿子给照顾好了。

  当时负责侍疾的宫人许氏,事后便封了妃,次年生下八皇子。直到德光皇帝驾崩为止,宫中都没有再添新皇嗣。

  所以,孙贵妃为亲生儿子扫清立储道路所做的一切,最终却造福了后来的八皇子。八皇子如今可以说是唯一的储君人选,根本无人能动摇他的地位——如果不是德光皇帝体弱多病的话。

  皇帝病弱,百官担心他一旦有个好歹,年幼的八皇子继位,主少国疑,社稷不安。

  纪王世子闹着要还宗,可因为他年长,还有不少官员支持他。

  纪王世子又主动向孙阁老示好,孙阁老劝住了闹腾的孙贵妃,又让纪王世子娶了自己的亲孙女为妻,从此成为了对方最有力的支持者。

  有他拦着,皇帝愣是迟迟未能将小儿子立为储君。上辈子直到皇帝病重将死,下决心将孙阁老踢出内阁,又调了表弟陶岳入阁,才成功将八皇子册封为储君。

  不过新君继位后,纪王世子一直不肯死心,与孙阁老沆瀣一气,不停给新君捣乱。最终孙家栽了,纪王世子也没落得好下场。纪王的王位,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亲生儿子的头上。

  说起来,纪王真是个聪明人。皇帝塞了个嗣子给他,他乖乖接受了。嗣子不肯认他这个便宜爹,整天闹着要回宫去做皇子,他也熟视无睹,由得世子折腾去。他不干涉,也禁止儿子们帮嗣子的忙——纪王诸子们为了继承亲爹的王爵,其实是很希望世子能成功还宗的。等到新君掌权,处置世子时,他还主动把“儿子”捆送宗人府。新君投桃报李,册封了他中意的新世子,纪王府上下又能继续安享富贵安闲了。

  海礁颇有感触地说:“上辈子我经常被派去监视纪王府的小王爷们,对纪王教儿子的本事是十分佩服的。宗室诸王府中子孙不肖的例子很多,但纪王府不提那位宫里过继来的世子,其他小王爷都很乖巧,从不惹事。若非纪王教子有方,就凭周太后与皇帝对他的厌恶,早就抓住他家把柄,治上七八回罪了,他哪里还能安享富贵几十年,我死了他都还活得好好的呢?”

  那段时日,可说是海礁上辈子密探生涯中难得的悠闲时光,没什么危险,每天只是看着纪王的儿子们享受生活而已。等他换了任务,可就再也没遇到过这样的好日子了。

  海棠无语地看了哥哥一眼,对他的感想不予置评。她只关注他方才透露的情报,从中择选出了几条关键的信息。

  孙贵妃在封后失败之后,曾经为扫清亲生儿子的立储道路,很可能弄死了排序在前的五皇子,又吓得四皇子自请出继纪王府,导致皇帝膝下只剩下了六皇子一个皇嗣。

  六皇子夭折,皇帝没有子嗣可继位了,出继的四皇子想还宗,却一直未能成功。周太后推出了贤妃,又给皇帝生下了八皇子,皇位后继有人了。

  孙贵妃没有了儿子,她与孙阁老的未来堪忧,估计是担心周太后一方支持的八皇子上位后,他们会没有好下场,便改为支持四皇子还宗,主打一个“国赖长君”,反对幼主继位。

  从皇帝始终没有松口让纪王世子还宗来看,他心里还是偏向小儿子继位的。他到底是太过讨厌自请换爹的四儿子,还是对孙家父女生出了嫌隙?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