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腰快直不起来了_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手工,村里把所有的镰刀全都收集起来,先磨好备用,在磨石上把刀刃磨锋利,镰刀锋利了,割起小麦来就比较省力。

  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技术也要好,不能过于狠了,会把刀刃磨掉的,也不能轻了,那刀刃没磨开,镰刀就不好使了。

  三组和四组的组长已经把人员交叉的搭配好了,基本上是两个村民带一个队员和孩子,四人一小组。

  然后把人带到麦田地头,按照每人四行的标准,让组里的人一字排开。

  “开镰”

  随着组长一声令下,大家伙马上弯下腰来,挥舞起镰刀,左手往麦杆上一挥,立刻一大把麦子就被扒拉到刀下,右手伸出镰刀从麦秆底部往后一拉,手中的麦子就割了下来。

  割下的麦子往腿弯处一放,再继续往前割,一边割,一边放,直到地头才能歇上一会儿,都是一鼓作气干到头的。

  孩子们虽然已经经过了培训,也看了组长和村民的示范,早已跃跃欲试了,但一下地就手忙脚乱了。

  毕竟是年轻,接受能力强,现场纠正两次后就熟练了,好胜心起来了,不甘落后,也不惜力气,于是一垄麦田割完就气喘吁吁了。

  “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刘光天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扔下镰刀脱去手套一看,右手掌里已经勒出一块红印,赶紧揉搓着。

  “啊呦,我的腰快直不起来了。”

  边上一组的刘大壮也在叫了,倒是张铁锤没吭声,但也是汗流浃背了,这下体验到撅着屁股弯着腰一把一把的割麦子的辛苦了。

  村里的妇女孩子也有参加收割的,但更多的还是跟在后面捆扎麦子,然后抱到停在小道上板车或独轮车上绑结实了,三两人推拉着运到村部那边的打麦场。

  收割麦子时正是高温加干热风的天气,村长还专门安排两个妇女往地头送水喝,挑着水桶,桶里是井里的凉水再加点糖和盐,口渴了就过来喝。

  那边把麦子一车一车的拉到打麦场上,安排在这边的村民就用铡刀先把麦穗铡下来,然后摊开在平地上晾晒,妇女时不时的用木叉翻挑着小麦,以便于及早晒干。

  这边全村人都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干着,那边王向东开着吉普车来到河边小路,拿着网和麻袋走到岸边。

  通惠河联通着大运河,到京城有二十多公里长,河面宽,水也深,还不时的有货船经过。

  想当年,通惠河上也是千帆进京,南方的粮草、木材、茶叶和丝绸等重要物资经大运河过通惠河直达积水潭,那可是京城的水上运输要道。

  还是先找鱼吧,从地图上看,河里的红点真不少,有鱼儿那就开搞了,为了效率,王向东就专门找红点比较集中的窝点下网,一网下去就能抓住好几条鱼儿,这就高效了。

  沿着岸边走,一个多小时后就收获了两麻袋的鱼儿,有一百多斤了,主要是鲤鱼和鲶鱼,还有白条,还意外网到了两只河鳖,北方叫它王八,都有三、四斤重,王向东收起一只,另一只扔麻袋里。

  有这么多就足够了,天气热,还是现抓现吃为好,那就收工回去吧。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