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三章 王山和董卓的心思_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好消息就是,王允这个背叛者,被曹操杀了。

  真是大快人心呐!

  董卓摆摆手,表示自己累了需要休息,让李儒安排工作。

  李儒这一次直接不派使者了,就以书信传达。

  王山拿到五十万金,直接放了樊稠,说到做到。

  只是这约战,让他心存疑虑。

  董卓又不是不知道幽州军的战斗力,现在他想搞什么名堂?

  其中一定有诈。

  对于李儒,王山虽然了解不多,但是一直都知道他是一个阴险的人。

  恰巧这时候赵云来汇报工作,道:“主公,我们派遣深入调查的斥候发现了董卓的储宝地点。”

  原来,董卓的粮草、宝贝并不是全在长安,而是郿坞。

  郿坞距离长安不远,是董卓藏匿宝贝的地方。

  他迁都长安之后,就开始打造这个宅邸,聚集了他一辈子搜刮来的宝物。

  可想而知,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

  光是洛阳与长安两地,就足够让人火热了。

  为了修建郿坞,董卓动用了不计其数的民夫,民间甚至有北修长城,南筑郿坞的说法。

  此时,为了讨伐曹操,董卓几乎倾尽了全部兵力,留在长安的人马不足三万。

  这样守备稀松的情况,不可能再有。

  所以王山也心动了,如果能够夺取郿坞,肯定能够发财。

  只是他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兵力,总感觉有一点勉强。

  进攻可以走水路,但是要怎么运走财宝?

  一两万人根本就是笑话。

  更何况这里靠着黄河,不是长江,王山在这里的水军力量并不是很强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主公,郿坞城墙高大,被董卓加固了,和堡垒要塞差不多,而且里面的粮食足够十万人吃二十年。”

  杨修道。

  王山明白了杨修的意思,也就是要铤而走险,夺取郿坞?

  然后固守待援。

  这样的作战,很考验将军的能力,起码要坚守一个月以上。

  而且前提是,能够兵不血刃拿下郿坞。

  “子龙,你怎么看?”

  王山道。

  “主公,末将愿往!”

  赵云道,建功立业就在此刻,怎么可能因为一点难处就停滞不前呢?

  “主公,我们有董卓军的俘虏可以利用,曾经有人轮防郿坞,对于里面的情况非常清楚。”

  杨修道。

  看来杨修已经做好功课了。

  “好,子龙为统帅,德祖为军师,你二人率领一万两千人马突袭郿坞。”

  王山道。

  赵云和杨修都非常兴奋,赶紧领命。

  “记住,你二人拿下郿坞后,董卓很有可能退兵收拾你们。

  不管如何,我一个月内都会支援你们的,不过你们也要见机行事,不行就撤。”

  王山叮嘱道。

  “放心吧主公,保证完成任务!”

  赵云斩钉截铁地道,他很少这么认真。

  杨修也是一样,有了王山的一个月保证,他的计划成功率更高了。

  “明日我会答应董卓约战,吸引他的注意力,你们就趁机逆流而上。”

  王山道,这是他唯一能够做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行动非常冒险,比如说在半路上被发现或者诈不开郿坞城门。

  所以,王山也愿意为他们冒一次险。

  杨修和赵云哪能不知道王山的苦心?

  明知道这是李儒的陷阱,为了他们,主公还是心甘情愿前往。

  为了这样的主公,效死又有何妨?

  王山答应了约战,自然要通知身为盟友的曹操。

  “左将军,此次约战,怕是有诈。”

  曹操道。

  大半夜的时候,曹操就知道幽州军有所调动,只是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但是他没有直接上门来问,而是耐心地等到了白天,恰巧王山的使者告知约战的事。

  “我知道,所以要借助你的力量了,孟德贤弟。”

  王山道。

  曹操精神一震,左将军如此慎重,肯定有大动作了。

  “还请左将军直接吩咐!”

  “事先声明,如果作战胜利,董卓就会退兵,对于你来说也是好事。”

  王山道。

  “就算左将军不提醒,我也会拼尽全力。”

  曹操道。

  王山简单地吩咐了一下,就是安排曹操接应自己。

  对于曹操来说,不就是打个酱油吗?

  他不由得有些失望。

  同时又感到好奇,左将军有什么信心,能够凭借两万人逼迫董卓退兵?

  但是王山不愿意多言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