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又见儿时的蓝天_追牦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一次四里,却乐此不疲、毫无倦意。

  下午放学,他们便沿着小溪走,齐膝的溪水孕育了不知多少大自然的精灵,也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欢乐,每次只要看到小鱼,他们便放下书包、挽起裤管、聚精会神地布下天罗地网,直到听见某家父亲或者母亲呼唤的声音。

  这时大家就埋怨,你爸喊你呢,赶紧回去!

  其实大家在想,快走,走了我们也好多分几条小鱼。被喊回家的伙伴往往垂头丧气,见到父母也不说话,一路嘟着嘴,并不理大人。

  这时家长们通常会说,不好好读书,看你长大干啥!只有林力父母,不管他怎样疯玩,他们从不这么说,最多父亲会说,你不看爸这辈子过得啥日子。

  这让林力引以为荣,也让很多伙伴艳羡不已,他们总说,我爸妈要是也跟你爸妈这么好我肯定做梦都能开心醒。他也跟着附和,就是,你爸成天不让你玩,也没见你家多收粮食。

  那时,大家比的就是谁家粮食多,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被人看得起、瞧得上的标准。

  夏天,太阳甚至可以融化整个村落,就连看上去坚硬的石块也蒸腾着热气,树荫下,小伙伴们却在密谋着“不法勾当”,比如上山抓小鸟、下河打水仗,直到太阳偏西,才又计划抓鱼。抓鱼,似乎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勾当”。

  所以林力练就了抓鱼的绝佳本领,只要让他看到、只要他有心情,总可以抓到鱼,山涧小溪鱼,无比鲜嫩、美味十足。

  及至秋天,满眼金黄,野果累累,他却从来叫不上名字,只是知道哪种可以吃、哪种不能吃。有时兴致大起,一群小伙伴就把摘来吃剩的野果和小鱼煎炸在一起,你一点我一点的分,按“功劳”大小分,抓到鱼多的多吃、反之少吃。

  父亲也跟着乐,你们这些娃,一天鬼点子倒是不少。

  也因为父母对他“法外施恩”,不管干什么,都约在林力家,至少不怕被大人骂,不怕出乱子。

  所以,就算再晒、再热,林力还是喜欢蓝天,着了魔似地喜欢。

  再次踏上故土,父亲已是风烛残年之人,这年逾花甲的人比道旁的树木还要苍老。啊,岁月总是这么无情,它藏不住秘密,把什么都镌刻在人的脸上。

  听说儿子带女友回家,二老分外高兴,因为电话里,儿子把“未来媳妇儿”描绘的近乎完美。

  “宝宝,我父母真的年纪大了。”林力同邹雨重复。

  “没事儿,总有出路的。”

  通村客车停靠车站时,因为人少,林力远远冲父母招手,他们正忙着在“临时售卖点”买菜。

  “妈,这是邹雨。”林母看到儿子招手,忙不迭地赶了过来。

  “好,真好。”母亲掩饰不了激动,只是一个劲地夸“好”。

  林父买好菜,一行四人便继续赶路。七月的风,总是烈,伴着灼热。

  “爸,我们准备领证了。”

  “好,好。”父亲跟母亲一样,连走路,都虎虎生风了,比当年进城卖豆腐还要刚强。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