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不温不火才上火_追牦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掠过的熟悉景物,心里还在想着某些他自己都不明确的东西。

  比如,要是真在西藏工作一辈子,孩子不就是名副其实的“藏二代”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会觉得亏欠,“藏二代”这个中性词在林力心中或多或少有些贬义,这是来自骨子里倔强带来的东西,也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入藏的干部子女是最早的“藏二代”,他们是林力眼中真正的英雄,正是因为彼时无数“藏一代”与“藏二代”的努力,加上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才有了现在欣欣向荣富强和谐的新西藏,但随着时代发展,新时期的“藏二代”却是为林力所不齿的,他们仗着自己父辈乃至爷爷辈的恩德,可以较为轻松地进入一些“高大上”的岗位,着实让人愤慨。

  远的不提,单就同学中已经“高就”的“藏二代”便让林力不爽。

  但转念想,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当然要比一代人的奋斗更值得“高就”。

  车子已经驶进了城区,速度也减缓不少,邹雨醒了,她问林力,你一路上都没睡啊?

  “睡不着,一想到回去上班就压抑,同样是建设祖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建设家乡呢?家乡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啊!”

  对这种危险的想法,邹雨定要帮丈夫扼杀在萌芽状态,“西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还需要我多说?这点思想站位都没有?”

  林力当然明白,他的重点不在于此,作为一名在藏多年的“老家伙”,除了耳濡目染地接受一些教育,他对西藏之于祖国的重要意义了然于胸,只是作为基层的普通干部,尤其一位“不合群”的另类,不合理的微辞只是他发泄心中情绪的方式之一,并不难理解。

  不合群,已经不再是林力对自己的定义了,而是同事们给出的统一评价。

  他们会说,大家都来了,你为什么不来参加这项活动呢?

  “我为什么要来呢?何况你们根本没人通知我。”一句话呛得所有人哑口无言。

  这也是他上班如上坟般心情沉重的重要原因。

  “要是我们老领导在,兴许要好很多。”他又喃喃自语。

  邹雨已经拉着行李箱走在他前面。

  “走快点嘛,咱还得坐车去机场呢,要是晚了,又得等很久。”

  从省城到机场的中巴车每半个小时发车一趟,林力并不着急,“现在才中午嘛,我们明天的机票,来得及,来得及。”

  “你还真是爸说的那样,干啥都慢腾腾,一点都不干练。”

  “爸啥时候说过这话,不是你现编的吧?”林力接过妻子手中的行李箱,依然不紧不慢。

  秦汉省省城不像拉萨那样随时阳光满满,林力的表情也像是没有太阳的雾霾天一般阴森,邹雨了解自己多愁善感的丈夫,不愿火上浇油,“如果真不着急的话,我们先去吃饭吧,怎么样?”

  “行,那就先吃饭,赶天黑到机场就好。”

  “房间我已经订好了。”

  “那就更不着急。”林力拉着行李,朝不远处的一家饭馆走去。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