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已经长大的孩子_追牦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邹雨依然要上班,林力便图谋“外出”,毕业已经快6年了,来拉萨的“唯一去处”除了网吧,便是网咖。

  也难怪多年不曾有所进步。

  “去网吧可以,我下班你必须回来。”妻子出门前盯着他叮嘱。

  林力爽快地点头,同时给自己的“狐朋狗友”打电话,“芙蓉,出来上网了。”

  “今天上班呢,去不了。”

  他又给多吉打电话,得到的虽然是不同说辞,但还是婉拒了。

  “这些狗东西。”林力在心里骂,但“这些”显然用词不当,在拉萨,他现在已近没有多少“熟人”了。

  可能觉得一人上网无趣,或者觉得妻子“批准”的时间不足,在经历一阵犹豫纠结后,林力终于还是放弃了上网,又给许久不曾联系的赵强打电话。

  “喂,你小子现在可以啊,茫茫人海,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我在忙,等下给你回过去。”赵强不到五秒便挂了电话,听上去的确很忙。

  这样的结果是,林力只得在妻子的笔记本电脑上搜索些“无趣信息”。

  一副唐卡映入眼帘,他的思绪便陷入其中。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赵强打来电话,“刚才跟人相亲呢。”

  “啊!”林力吓了一跳,鬼知道长相“鬼斧神工”的赵强在与怎样抽象的女生相亲。

  亦或,与怎样审美观扭曲的姑娘吹牛。

  “啊什么啊,你特么都结婚了,我就活该单着?”

  “那倒不是,方便的话发一下嫂子的照片,我帮你把把关。”林力看热闹不嫌事大,好奇心十足。

  “算了,家里介绍的,头回见面,不怎么方便。”

  “谈的怎么样?”

  “她是市医院的护士,长得比较一般,但毕竟在一个城市上班,还是可以考虑的。”

  林力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是的,内地同一座城市上班的两个异性“铁饭碗”,的确有十足的诱惑力。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