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不可缺少的礼仪_追牦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一个人放在家里,咱家那条件你是清楚的,恐怕不合适,让她来城里嘛,大不了每天多好点钱,咱们自己装修,还能省不下来?”

  姐夫的话说动了林力,他又回拨过去,“这样,等下吃过早饭你就来城里,我给爸妈说。”

  “哦。”

  阳光爬上山头,邹雨看到母亲后第一时间从小山坡回到家里,她已经可以“有所作为”了,不想当个“吃干饭的闲人”。

  “小雨,你咋也起得这么早,你爸听说买沙子贵,才自己去河里捞,不管他。”

  “嗯,妈,今天早上你们想吃啥就做啥,不要总为了我单独做。”

  “那咋行,不为你,也得为肚里的孩子想嘛。”

  刚说完,林力就打来电话。

  “行,这事啊,你大姐今天也打来电话问呢,说让小雨去她家,都在城里,方便着哩。”

  “小雨,那就吃了饭去城里,晚上去你大姐家,白天在城里转转,咱这山里,要个人都没有,闷得慌。”

  邹雨不推辞,“那等我爸回来跟他说了再定。”

  林力这边,正根据姐夫工作需要往返于各类五金店及小区,劳动人民的钱不是好挣的,更不是好省的。

  吃过早饭,母亲将邹雨送到村口的“车站”,再三叮嘱,想吃啥就吃,趁身子还没多大反应,不用多忌口,只有吃得好,娃娃往后才能身体好。

  娘俩等了许久也不见车子驶来,阳光已经有些烈了,邹雨劝母亲先回去,显然是白费口舌。

  “这咋行,妈回去又没事,等着,你上了车我就回去。”

  电话再次响起,是林力打来的,邹雨说,“我跟妈在村口等车呢。”

  “哦,大姐刚打电话了,责怪我们宁愿打地铺都不去她家,你下来了先过来,咱仨一起去姐家。”

  作为亲姐弟,林力的做法的确欠妥,但却是时下“流行”的。

  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要是去姐姐家,抛开住宿不提,吃饭总是要花钱的。

  多三个人,每天的开支自然要增加许多。

  而专门在家“相夫教子”的大姐,是没有半点经济收入的。

  大姐夫,也只是靠跑出租勉强维持生计,虽然他不会说长道短,麻烦却是不可避免的。

  这大概也是爸妈及二姐夫的顾虑,否则不会提出打地铺这样的主意。

  邹雨终究还是等来了车,母亲将她送上车,看着车子缓缓启动,这才依依不舍的往家走去,一边走,一边还要继续往车子驶走的方向张望。

  到达县城后,邹雨打车来到小区,找到了丈夫和姐夫,仨人又一齐坐公交来到大姐家,将要进小区前,林力终于做了回“明白人”,他问,“去姐家买点啥好呢?”

  “不要太刻意,随意就行。”

  于是,仨人“随意”购置了点东西,不至于因空手而略显尴尬。

  成年人的“做作”正在于此,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就算在亲人间,也不容忽视。

  大姐热情地开门,同样客套,似乎不这样做,就少了些什么。

  可到底少些什么,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