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这个弹,就这么定了_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用方代表一听,有道理。

  “高主任,你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对于我们作战的考虑,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打巷战的时候,会大量碰到这种情况。”

  长剑厂的人闻言,学会了。

  骆工则摇摇头:“哈哈,高主任,这个我们是真和你比不了,我还真想不到这个事情上。”

  高振东笑道:“过奖了过奖了。这个软发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先用一個小推力把导弹推出去,然后到达安全距离了启动大推力发动机提速,这样就基本上不会有这个顾虑了。”

  使用方的人闻言,击节叫好。

  而长剑厂的人只有一个顾虑:“高主任,双推力发动机我怕对我们厂的人员来说,生产有一定难度啊。”

  这个话其实是两层意思,对我们生产有难度,对高主任你搞设计,可能也不轻松啊,毕竟你也是第一次搞火箭发动机,再是天才,也不一定能一蹴而就。

  高振东笑道:“没关系,考虑用双推力,主要是想弹体结构简单一点,实际上我是有备份方案的。”

  他边说边画图:“如果有技术或者成本上的困难,那外挂一个小推力的起飞发动机,发射后抛弃即可,或者采用不影响空气动力学外形的外挂方式,不抛弃也是可以的。这些方式的难度,比双推力可就低多了。”

  骆工闻言,不由得佩服高振东考虑真是非常周全,在一边尽量向最优的结构、更好的技术攀登的时候,一边不忘留一手兜底,有了高振东这个解释,大家再无疑虑。

  软发射,一定要搞,至于用什么方式,那根据技术发展情况来,总之,技战术收益很高,技术风险很低,值!

  高振东继续画图,今天这个碰头会虽然规模不大,可是目的就是技术交底,把能定的东西都定下来。

  因为这个弹的资金来自长剑机械厂自筹,所以在很多流程和手续、技战术指标的制定上就自由很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方代表的话,都是建议,决定权在长剑厂这边,根子上在高振东这边,因为技术能实现到什么程度,其实是他这里决定的。

  高振东这个时候画的,是红外测角制导的原理框图。

  红外测角仪简单来说,就是导弹尾部装一个特殊的红外光源,然后红外测角仪捕获这个红外光源,根据这个红外光源与瞄准线的偏差,自动输出修正指令,使导弹自动靠近并尽量与瞄准线重合。

  这里要注意的是,修正指令的输出,并不需要数字计算,而是靠类似比较器的模拟电路,直接根据光源与瞄准线的偏差程度输出控制指令,因此并不需要弹载计算机这种高级货。

  至于要用特殊的红外光源,主要是为了与战场上其他光源区别开来。

  高振东边画边解释,当骆工看到他在原理图上画出来两套红外测角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