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六章 和谐_仕途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业洗牌和布局,还有城际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的建设开通。

  几乎一夜之间,武江市政府的大门前就多了十几辆周边城市领导的专车。

  对郭小洲这位“大拿”更是围追堵截。

  不仅周边城市的领导来了,边远城市云河市的赵卫国也带着韩雅芳来了。

  别的城市领导,郭小洲还能挑选筛选着见面,那么他的老上级赵卫国的到来,他就不能摆任何架子。

  赵卫国和韩雅芳坐在他的办公室。

  秘书胡君逸给两人上了茶水,便退了出去。

  郭小洲客气的说:“赵书记你要有什么事情,直接在电话里知会一声,我要是能做的,绝无二话,还需要你亲自跑一趟,真不应该……”

  赵卫国呵呵一笑,“来武江主要是有个会议要参加,再说,我们两个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今天晚上一起坐坐,好好喝两杯。”

  “赵书记你还是饶了我吧,谁不知道你喝酒那是千杯不醉,我可不敢和你拼酒。”郭小洲苦笑道。

  “有小韩在,喝酒你还会怕我。”赵卫国捉狭道:“我还担心你们俩联手把我灌倒了呢。”

  韩雅芳娇嗔一声,“赵书记,您也打趣我……”

  郭小洲一瞧韩雅芳脸上飞起了两片驼红,他赶紧打岔,“老领导来了,我这个地主绝对奉陪。这样,今天下午一起聚聚,三人一瓶酒。不能再多。”

  寒暄几句后,赵卫国终于亮明来意,“听说武江城市圈重启,武江市的一些企业要洗牌搬迁?”

  郭小洲点头,“武江要崛起要腾飞,就必须剥离一部分企业。老领导,恕我直言,企业外迁这块,都是针对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定点搬迁的的……”

  赵卫国打了个哈哈,“据我所知,武江的外迁企业名录中有几家食品企业,这几家食品企业高度契合我们上石丰园区,虽然我们距离武江的距离是远了点,但大坞不是要开通到武江的城际高速吗,我们云河和大坞的高速明年五月就能通车。所以说,距离不是问题。”

  关于企业搬迁名录,只是武汉市政府的一个初步拟定名单,目前还未落实。没落实前,目录名单就外泄,令郭小洲有些吃惊。

  的确,这几家食品企业在武江的盘子里可有可无,但去了云河,绝对是扛鼎型重点企业。甚至可以带动上石丰和云河。

  这其中,有两家食品企业的产品卖得非常火爆,其中一家叫绿达丰的食品企业刚在央视投放了巨额广告。

  绿达丰是一家年销售额五亿的合资食品公司,以生产冰淇淋饼干等食品为主,企业员工五百多人,外方合作伙伴是一家著名的国际食品公司。过去三年来,该企业以平均每年百分之70的速度增长,但同时也面临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压力。其中最主要是压力来自于企业本地生产成本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但企业产品的价格却在竞争中却又不得不降价。

  随着压力不断上升,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上涨,企业产品继续降价的空间不大,因此,该公司的总经理多次找市政府,要求市政府在市郊或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划拨一块地,用来建新厂房。否则他们不得不考虑外迁。

  郭小洲也考虑过,随着武江的发展,绿达丰即使在城郊建厂,其生产成本也会不断上涨。

  所以,他这次把绿达丰列入搬迁名单。但食品企业的总部必须设在武江。

  老领导亲自上门,他也不藏着掖着,“赵书记,这样,我会向企业推荐云河和上石丰,但企业自身的意愿才能决定落地方向。”

  赵卫国当即起身,再次伸手,“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企业的工作我们来做。上石丰是全国闻名的绿色蔬果和食品基地,我相信,对食品企业还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

  郭小洲笑而不语。

  赵卫国忽然看向韩雅芳,“小韩你这几天辛苦了,专门在武江跑这几家企业。当然,还有几家服装企业也别放过,都去试试。”

  韩雅芳点点头。

  郭小洲的手机忽然响起。他一看号码,是薛高阳的。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赵卫国示意没关系,“晚上约个地方,我和小韩先走一步,不影响你工作。”

  郭小洲看了看韩雅芳,“下午见!”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