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七十六章 说服曾瑞光_仕途法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t山基于相同的原因坠入了深渊。但是武江却是个异类。先,在我国的过剩产能问题还没有爆的时刻,武江就开始了主动缩减产能。2o13年武江钢材产量达到1812万吨的峰值,2o15年就降到了1588万吨,减幅高达124%;同期全国的钢材产量则从1o68亿吨上升到1123亿吨,增幅51%。”

  曾瑞光暗暗惊讶,这个年轻人的数据拈手即来,足见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纺织领域同样如此。2o13年武江的布匹产量达到149亿米的峰值,到2o15年,就降到了8412万米,降幅高达435%!而同期全国的布匹产量则从683亿米上升到71o亿米,增幅4%。武江在三年前,就开始了主动去产能,而其它城市在此期间,却在拼命的扩大这些垃圾产能规模。即便c庆这样所谓的经济明星城市,钢材产量也从万吨上升到万吨,增幅67%,增幅甚至比全国同期的增幅还高了16%。”

  郭小洲今天必须说服曾瑞光,他双眼迸出热浪,“武江从2ooo年开始布局光缆产业,展得如火如荼,到现在几乎占据了国内的垄断性地位,武江市的产量占全国的比值为121%。而光缆这种东西,讲究就是精细化的金属加工,这正好是武江的金属冶炼行业的延伸,算是重工业产业链的拓展。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江其实从2ooo年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精细化生产的道路。此外,从重型化工延伸出去的化学制药,同样表现出良好的展势头。”

  “当然,从重工业展到汽车行业,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武江目前是我国汽车品牌最丰富的城市,拥有东丰、x铁龙、b志、b田和l诺五大品牌。汽车产业自此展成为武江的支柱型产业,年产值过25oo亿。”

  曾瑞光不知道,武江在郭小洲语言下居然有如此大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武江经济没有丝毫的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我翻阅过武江十几年来关于重工业产业的报告,不管我的前任领导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武江一直从根子上重视实业,它真正的在尝试精细化生产,只是缺乏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政府引导,而我的前任领导们给我们留下如此好的条件,我们不利用,就太对不起他们的努力了。所以我希望瑞光同志给予我支持。完成武江重工业向精细化转型的升级使命。”

  郭小洲这一席话,让性格沉稳的曾瑞光也禁不住有些激动。对他来说,最后这五年他希望能平稳地度过。有时候,祸福之间,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郭小洲所展示的宏图使得他动了心,如果武江这座城市能成为中部甚至我国最重要的新型产业集中地,他这个重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功不可没。那么,他是不是能赶上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趟末班车,在退休前或者退休后进入省部级序列。

  想到这里,曾瑞光觉得为什么不能试试,也许成功了呢。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