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背景_最惊险的套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寺、仁圣宫、东岳庙。

  一千多年来,金华寺不仅作为佛道两教的胜地,更因它雄踞秀山名泉的丹景山,曾招来众多的历代名士游访咏赋。古人赞誉这里是“上连井络,为西南巨镇。灵秀所钟,莫胜于此。”

  金华寺大雄宝殿仿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米,面积达800平方米,仿明代的建筑设计建造。大殿飞阁流丹,雄伟壮观。殿前石狮雄踞,拱桥飞架,台阶严整,华表凌空,颇具皇家宫殿之风采。大殿前的华表,是明代隆庆元年建造的,高米,八角形,石纹流云,是皇家权威的象征,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对古华表之一(北京天安门的华表为阳,金华寺的华表属阴),此处建有作为皇权象征的华表,可见丹景山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佐证了金华寺曾是“阴朝地府”的中央机构)。华表左后方又明崇祯四年所立双座碑,高6米、宽2米,碑文记载明代藩王捐资扩建金华寺史事。此双座石碑在我过绝无仅有,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华表前的石麒麟,也是石刻艺术中的珍品。

  现在金华寺的寺名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同志亲笔题写的。殿内金碧辉煌,塑像精美,楹联匾额出自名家之手。正面一副金字抱柱联,是成都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冯修齐撰,当代著名书法家徐无闻教授书。

  望乡台,又名望陇台,在丹景山绝顶处,孤峰独立,前蜀皇帝王衍题字其上,曰“丹台第一峰”。

  望陇台是古蜀人活动之地,居九陇山之首。九陇山即今丹景山镇关口至唐昌的浅山丘陵,《环宇记》说:“九陇山至永昌(唐昌)连亘至县界,曲曲而折也。”《方舆胜览》云:“九陇者,古彭州之西山,一伏陇,二豆陇,三秋陇,四龙奔陇,五走马陇,六骆驼陇,七千秋陇,八较车陇,九横担陇。”考其陇字,正与古蜀人的祖先有关,有学者考证说古蜀人系甘肃陇西高原的游牧民族,经岷山进入湔江河谷至成都平原的。而甘肃别称陇,九陇山之陇,正是古蜀人对故土思念的产物,他们以故土之名来命名九陇山,意为九陇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望陇台之意,则为古蜀人在此登高望陇,怀念故乡。也有人考证说,望陇台是古蜀先王祭告之所,与无怀氏封禅泰山相同,因此丹景山又有“丹岳岱宗”之称。

  后因古代盛行地狱鬼神之说,说其处为人死后魂望家乡的场所,所以俗称望陇台为望乡台。望乡台是远观龙门山彭州飞来峰群最佳处,伫立台上,北望可观赏著名的飞来峰白鹿顶、天台山、小鱼洞、大鱼洞、光峰顶、懒板凳、太子城诸山,在雨后天晴或秋日早晨今晚,远山风光尤其美丽,山色如黛,峰峦叠叠,云遁雾断,犹如宋元大师们笔下的画卷,展示在眼前。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