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6章淮南矿脉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蒸汽机在瓦特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他只是蒸汽机的改良者,而并非发明者。

  最早的蒸汽机,其实出现于埃及,是用来开关神庙厚重的石门,而中国在汉代,就已经利用蒸汽机来鼓风了。

  既然这也不是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蒸汽机,没有被利用和改进,没有大规模应用,从而爆发工业革命呢?

  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催动蒸汽机运转的东西,也就是煤炭,也就是能源。

  工业革命,不可能是靠烧木柴来实现,必须要有新的能源。

  中国是产煤,不过产煤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方,而中国的商品经济社会,却又集中于江南。

  北方经济崩溃,经济重心和人口大量南移,而江南一地,却没有大量的煤炭来源,使得百姓只能去砍木柴,烧桔梗,并利用炉子和独特的灶,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中国的煤炭,九成在西北和北方,距离江南的煤炭,最近就是淮江两岸,淮北和淮南两个矿区,且开采不多,运到江南,普通百姓更本烧不起,只有达官贵人使用,消耗和需求有限。

  北方经济不发达,煤炭储藏虽然丰厚,但是交通不变,一旦离开一定距离,运送成本立刻上升,除了京师用点煤外,普通百姓也是烧不起。

  相比之下,英国环海,运输方便,所以普遍使用了煤炭。

  当然光有煤炭,也不行,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需要对蒸汽机不断的改进。

  最初的蒸汽机,笨重不说,消耗的煤炭也多,并且效率低下,一般行业不需要这种烧着昂贵煤炭,有作用不大的东西,只能当做玩具,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不值得推广。

  因此,能让蒸汽机进化的行业并不多,唯一适合的就是用来采煤。

  煤矿的煤便宜,可以完全不在乎煤的消耗,满足原始蒸汽机的高耗能,而外部对煤炭的需求,又不会使得蒸汽机失业,那么它便有了进化和改进的机会。

  因此英国自1698年萨弗里发明第一台用于煤矿抽水的原始蒸汽机后,经过200余年的不断改良,才有了后来的瓦特蒸汽机,才爆发工业革命。

  中国历史上,南宋和明朝都曾资本萌芽,但是烧木柴,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

  其实,赵铭早就想在此方面进行布局,只不过能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今淮南矿脉,已经掌握在手中,赵铭岂会因为朱家祖坟在凤阳,就不挖呢?

  现在大明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产量充足,还有海外拓殖地提供粮食和原料,市场需求巨大,再加上内外环境逐渐稳定,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已经满足大半,就差一个能源革命,还有蒸汽机了。

  因此,赵铭岂会放过淮南的煤矿,放过改变天下的机会。

  这别说是朱家祖坟,就是他自己的祖坟,赵铭也会毫不犹豫的开挖。

  “挖!”赵铭斩钉截铁的喝道:“不仅要挖,还需要大挖特挖,并且要设法,提高煤炭产量,降低采煤和运输成本,让江南百姓都能用上便宜的煤炭。”

  顾炎武闻语微微一愣,不晓得摄政为什么要坚持烧煤,烧柴火不是挺好么?

  不过既然摄政下令,顾炎武还是行礼道:“臣明白了!会将摄政旨意,传递给内阁!”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