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佛说烦恼即是菩提_道断修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皆是凡夫众生相,凡夫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这就是我相,有我就有对待之人,这就是人相,对待者不止于一人,这就是众生相。

  我相念念相续不断,就是寿者相。实际现前的一切皆是无常,皆是因缘暂时会聚。

  你见到的父母、先生、将军府的公主、域主府的公主、你眼中的我,皆是你眼里的人相。一千人,便有一千种相,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你有佛说的慧眼,识别众生相。

  你的《无相法身》第二层已经圆满,差不多的时候就会自然过度到第三层这人相,你这个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请问师尊,我要如何面对?又如何练就慧眼。”李夜看着一身宝相的老和尚。

  老和尚口中念颂南无阿弥陀佛,说道:“烦恼由我,即是菩提。”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称为菩提。”

  “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

  在人的意识中,烦躁不安、痛苦忧虑就是烦恼。但在佛教中,佛把一切扰乱众生身心安宁,并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为“烦恼”。

  “烦恼即菩提,凡事不必执著妄念,懂得放下,方可释然。去除烦恼,得证菩提,否则,就会有心魔,所以才有:一念成佛,一念入魔。”

  “那么,何为慧眼?”李夜继续问道。

  “肉眼者,光见暗不见,前见不见后。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月也。真正的慧眼不在身上,慧眼无相,亦不在心。在你修行中,自会明白这个道理。”

  点点头,李夜表示听懂了老和尚的开示。

  端起茶壶,老和尚给二人加了茶,问道:“你前几日,在菩提树下顿悟,心中有什么收获?对佛法还是对你的功法?”

  李夜双手接过老和尚递来的杯子,轻轻地呢喃:“世人皆可成佛,我亦是佛。”

  又道:“弟子的修行没有突破,只是自觉得心胸突然开阔,想明白了之前的一些不甚理解的道理。”

  老和尚闻言口念佛号,左手拈花,欢喜无比。“每个众生都有佛性,皆可以成佛。但是因为被妄想执着蒙蔽,不能恢复佛性。恢复佛性就成佛。”

  “自性本来一切具足,任他开也罢,落也罢,无人知也好,有人识也好,不妨:知足常乐”。

  “你能有如此感悟,比你提升境界难得的多。世人皆想在菩提树下顿悟,以求证道,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得悟。”老和尚说完,端起茶杯,喝自已杯中的茶去了。

  李夜跪下给老和尚磕了一个头,起身盘腿坐下,道:”师尊,弟子过些日子就要跟先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