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立幼帝,亚父视之!(求全订)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了!”

  教诲完白贵之后,宋璟看了一眼天色,从案牍上拿起幞头,戴在头上,他走到政事堂衙署的门口,顿了顿步,将围在腰上的带绔稍稍整理了一下,又将别在腰上的玉笏板取下重新别好,整饬仪容,这才迈过了门槛。

  (带绔,古代官员的玉饰腰带。)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穿过皇宫的绿瓦,撒在他的肩上,而又落在紫色下裳,最后在他的云头履滞留片刻,消失不见。

  “学生……恭送宋相!”

  白贵走到门口,深深一揖,作别。

  ……

  真正掌握相权,成为实权宰相之后。

  白贵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不像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一样,率先动利益集团,而是选择先做大蛋糕。

  修道成仙和宰执天下这两者并不相悖,想要成仙,就得立下功德。

  《抱朴子内篇·对俗》中说:“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在《秘要经》中也认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这个功德,在白贵看来,就是成仙的资格证,是人是鬼都想成仙,但成仙的名额肯定有限,如果仅修道就能成仙,那么这种仙人定然良莠不分,只是掌握力量的普通人罢了。

  有成仙资质的人虽然稀少,万人、百万人中难出一人。但如果筛选的人口基数够多、够大,时间轴够长,一个年龄段有百人,那么百年内,该有多少人,千年内,该有多少人?!

  所以必然要对能够成仙的人进行严格限制,而功德就是限制人成仙的一个条件。

  功德,也是最好的筛选方式!

  这就和汉代举孝廉一个道理,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会崇尚忠孝。现在的唐朝科举,也有贤良方正科。即使是下三滥的帮会,亦会供奉关二爷,讲究个义薄云天。

  而不同身份的人,去行善事,得到的功德数量也定然不同!

  贫家,养活自己都是一件难事,更别说给一些人施粥行善事。而富家,造桥修路、救人之难、矜孤恤寡等等这些善事,只要有善心,都能做。

  同理,一个宰执天下的人去行善事,去积德行,远比普通人要快得多,可能别人需要修十世的功德,对于宰相,只需几年、十几年,就能做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德行。

  时间从开元十年到开元十六年。

  整个大唐虽然未曾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在白贵宰执的这段时间,吏治清明,冶炼业、农业等各行各业进步飞速,百姓日益富裕,一副新欣欣向荣的场景,白贵的声望也日渐正隆。

  仅仅几年的时间,就想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现实。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

  在正常的开元年间,都能达到如此盛世。

  白贵没道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