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0章 大破藤甲兵_三国:开局截胡了大耳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藤甲当做了一只只小船。

  就那样飘飘忽忽的渡过了江。

  来到了南中的。

  经过诸葛亮的提醒。

  司马懿锁着的眉头瞬间舒展开了:

  “对啊!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我们可以火攻藤甲兵!”

  正如诸葛亮所说。

  天生万物。

  相生相克。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以动物界为例。

  再凶猛的动物也有会天敌的存在。

  换言之。

  在厉害的藤甲兵。

  也绝不会没有弱点!

  既然藤甲能在江面上浮起而江水不浸。

  那就说明藤甲很有可能怕火!

  这是符合常理的。

  并非是凭空猜测!

  世上没有一种藤是不怕火的!

  毕竟藤是植物。

  天生被火克制。

  看着恍然大悟的司马懿。

  诸葛亮拍了拍他的肩膀。

  笑着赞了一句:

  “通透!”

  当天正午。

  二人命庞德带兵出征。

  他们交给庞德的任务是只许败不需胜。

  务必要把兀突骨和他的藤甲兵一步步引诱到一百五十里之外的密林中。

  南中地区就是后世的滇池一带。

  这里介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之间。

  特殊的气候导致丛林密布。

  大片大片的灌木并不少见。

  而诸葛亮选定的地点。

  便是方圆两百里之内灌木最茂密的地方。

  那里。

  将会是兀突骨和藤甲兵的埋骨之地!

  对兀突骨。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起了杀心的。

  毕竟他和孟获不同。

  孟获是南中人。

  南中人和当地的汉人混居了近百年之久。

  严格意义上来说也能勉强算是汉人。

  况且南中是大汉的土地。

  对待南中出身的孟获。

  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是留有情面的。

  但是兀突骨就不同了。

  他是乌戈国的国王。

  并不属于大汉的管辖。

  说白了就是外邦人。

  对待外邦人。

  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不会心慈手软的。

  而且他们也想用兀突骨的人头来立威。

  让尚未归降的孟获和已经归降的二十一洞洞主们。

  知道大汉虽然仁慈。

  但是狠辣起来。

  也是能够杀人不眨眼的!

  正所谓犯我大汉者。

  虽远必诛!

  当血淋淋的教训摆在孟获他们眼前。

  他们到底是选择做大汉的臣子。

  还是站到大汉的对立面去。

  相信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带着秘密任务的庞德率军直奔兀突骨的部队。

  一场激战后。

  庞德狼狈的率军败退而去。

  兀突骨还没杀过瘾呢。

  哪里肯轻易放过庞德?

  刚要追上去。

  孟获连忙拦住了他劝道:

  “兄长!穷寇莫追!诸葛孔明和司马仲达智谋出众,恐怕是他们的诱敌之策啊!”

  以兀突骨缺斤短两的脑瓜筋。

  很难明白什么叫穷寇莫追。

  当然也就不理解什么是诱敌之策了。

  不过既然孟获开了口。

  他总是要给孟获一个面子的。

  于是就停止了追击。

  在原地安营扎寨休息了起来。

  此后半个月。

  兀突骨和庞德每日一战。

  每次都是兀突骨大获全胜。

  庞德打着打着就习惯性的溃败了。

  兀突骨以缓慢的速度。

  每天追击庞德十余里。

  一步步的被庞德引诱到了诸葛亮指定的密林附近。

  起初。

  孟获是心存疑虑的。

  他绝不认为汉军的战斗力是如此低下。

  可是时间久了。

  他一次次看着庞德大败亏输。

  不由得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质疑。

  难道说汉军真的这样不堪一击?

  回想以往的战斗。

  似乎诸葛亮和司马懿率领的汉军将士。

  的确没怎么和他正面交战过。

  每次把他生擒活捉靠的都是计谋。

  这样一想。

  孟获很容易把汉军当做了纸老虎。

  认为自己之前几次战败全是中了阴谋诡计导致的。

  于是也就不再劝说兀突骨了。

  反而变的积极主动起来。

  和兀突骨合兵一处。

  冲着庞德就是一顿狂追。

  不知不觉间就追到了密林的深处。

  直到前面的庞德所部忽然消失不见。

  孟获才猛然醒悟了过来:

  恐怕又上当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