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九章 金玉阁_篡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他也就这番年纪,却闯下了这么大的家业,如今大儿子做了官,而二儿子...俨然是要接手金玉阁了。

  说起东家,那也真是个传奇人物,中年人的思绪有些飘忽起来。

  二十年前,从大魏开国就没落过幕的松潘叛乱再次开演了,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那个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文盲普及率极高,不读书的人自然不服管,不服管就不纳税,说白了就是天老大地老二咱们老三,你大魏算是哪根葱,当年打不过你们咱们才低了头,现在你再来试试?

  而不纳税显然是不行的,大魏还得靠这个吃饭,于是建国一百多年,双方都用拳头刀枪讲话,你叛乱我就平,你走了我再叛,每到逢年过节,总要闹腾一下,不闹那还真有些不正常。

  而当年的中年人,就是在那个地方和东家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闹腾的动静尤其大。

  整个松潘卫镇守的全境都有叛乱,而且叛军都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估计是常年和松潘卫的那些个数量极少的驻兵交道打多了,不仅把松潘卫按在地上摩擦,还把朝廷派去的几拨人都打了回去。

  当时的朝廷也是给折腾的没了办法,上一任内阁首辅天天和朝臣吵架,吵到最后一拍脑门,就决定拍东家去了。

  东家何许人也?殷正茂,前朝十二年进士,时任兵部侍郎。

  和他的同学相比,他没有谢洵的政务能力,没有徐子允的文才,但他也有自己的专长--军事。

  天知道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书的殷正茂两榜进士后当了文官,却那么有军事才能。

  也是当时的魏皇极具慧眼,一挥大笔就把殷正茂打发去了兵部,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人生。

  和杨公宜的出身微末不同,殷正茂第一次打仗就是独自领兵,说来也奇怪,明明文官出声,却从无败绩,甚至被当时的大魏朝廷认为是一代名将。

  所以当时的内阁首辅决定让他去,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任用殷正茂的消息一出,就好像往厕所里丢了颗石头,分量十足。在内阁首辅的决定面前,大臣们消除了分歧和派系,异口同声的表示了不行。

  原因很简单,他太贪。

  殷正茂虽然会打仗,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污犯,原先当地方官就吃农民赋税,后来到了军队就吃空饷,在那时候的大魏,贪污不算什么大事,但贪到天下皆知,上到魏皇下到百姓都知道了,闻名全国,就实在是有些不容易。

  所以当时的大臣们几乎一致认为派殷正茂去平叛必定会贪墨军饷,但首辅只用一句话就打发了他们。

  “殷正茂确实贪,军饷起码贪一半,但他去了,很快就能平息叛乱,若是派个清廉的人去,打不赢怎么办?拖下去,多加军饷都解决不了问题。”

  只能说当时的内阁首辅看事情确实有几把刷子,殷正茂去了之后,仅仅几个月就平息了叛乱,班师凯旋,当然了,军饷肯定是没少拿,如果不贪,那就不是殷正茂了。

  他就这么攒下了本钱,而中年人,也就是那时候他从松潘带回来的。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