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制度_篡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诶,”徐子允苦笑,“要是陛下能出来管事,内阁还用递那么多折子被司礼监退回来?朝廷还能因为这个事情吵那么久?”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今天没有在朝堂上赞同你和顾怀的理由了,”谢洵继续开始看着奏折,“现在赈灾也许能救那么一成灾民,但是远远不够。”

  “如果能把陛下逼出来,起码能多上四成。”

  “你们只在意那一成灾民能活,但剩下九成都得死,而朝廷很难再赈第二次灾,除非长江边上的军队这个冬天不吃饭。”

  “我只能让这个朝廷不要走到最坏的那一步。”

  徐子允呆呆的看着谢洵:“会死很多很多人。”

  “那又能怎么办呢?”谢洵的声音仿佛是从归墟传出来的,“你我都知道朝廷的财政负担到了哪一步,除了我,还有谁能来当这个刽子手?死的人不够多,怎么把陛下从后宫逼出来?”

  司礼监。

  “大臣?王爷此言何意?”

  “魏国的行政体制是什么?分派官员治理地方,通过奏折汇报至朝廷,朝廷六部和内阁完成信息的梳理,提供解决方案,陛下同意之后司礼监勾红盖章,然后发明旨办理。”

  “公公就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环,现在因为陛下龙体欠安,又如此信任内阁阁老们和公公,让公公直接勾红盖章同意内阁的处理意见就行了,那公公有没有想过,如果内阁提供的票拟意见就是公公的意见...”

  顾怀喝了一口酒,循循善诱。

  何洪苦笑:“咱家也不是没想过,但阁老们怎会听咱家一个阉人的意见?”

  “阁老们是怎么选出来的?”

  “阁老们都是做过六部尚书侍郎的,然后由皇上挑选入阁。”

  “六部尚书侍郎从何而来?”

  “自然是地方官员与翰林学士...”

  何洪有些不解,这些制度顾怀怎么可能不知道?

  顾怀也没有再继续故弄玄虚:“吏部掌官员考评晋升,折子递到内阁,再由公公勾红盖章,只要公公能掌握住这条线,那公公岂不就是捏住了天下官员的命脉?”

  “话虽如此,但咱家如何联系的上吏部官员?”

  “公公怕是还不知自己如今权势何其之大吧,只用来贪点小钱。”顾怀有些头疼,何洪的政治嗅觉也实在太差了,“只要公公稍加暗示,偌大吏部怎么会找不出来愿意听公公号令的人?”

  何洪有些明白了:“所以咱家需要先在吏部找些帮手,然后在朝中多安插一些亲近咱家的官员,这样新皇登基后让他们为咱家求情?”

  他又开始自我否定:“不对,吏部的折子递到内阁也是需要阁老们同意了才能转到司礼监的,可阁老们怎么会同意呢?”

  顾怀扶住额头:“公公,既然已经在吏部安插人手了,为何不能在故技重施找一个与自己共进退的阁老?这样折子就可以直接到司礼监了。”

  何洪惊住了:“这话怎么讲?王爷不是不知道阁老们都看不起咱家这个阉人,怎会与咱家共进退?”

  顾怀声音幽幽:“公公莫非忘了...陛下还有中旨?”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