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逆势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慕尼黑战役期间,许多新兵占了多数的部队在外围防御战中顶住了苏军轮番猛攻,即便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这些部队也未出现崩溃的极端状况,撤往后方休整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在这几个月的战争中,德国武装力量阵亡、被俘、失踪以及重伤人员几乎是苏军的两倍多,即便如此,德国的军事力量仍得到了成倍的增强。反观苏联军队一方,虽然开抵德国作战的部队从最初的八十余万增加到了两百二十多万,但随着战线的拉长、占领区域的扩大。不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都处处受制,颇为被动。在西方世界的联合抵制下,苏联自入侵德国以来只能从非常有限的国家进口军需物资,国内的工业产量仅有1945年时的百分之六十,军工生产主要集中在前线消耗颇大的战斗机、坦克和炮弹上,以至于子弹的月产量不及前线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军队的食品供给勉强维持1942年时的水平,连年征战造成的超期服役使得苏军官兵们身心倦怠,自上而下的政治斗争也形成了相当严重的内耗,基层部队不仅士气低迷。还时不时受到官僚风气影响而致发挥失常。…,

  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德国人成功扭转了开战之初的绝对劣势,苏联军队在硬实力上依然更甚一筹。受到来自莫斯科的政治指令催促,在德国作战的苏联军队顶着严寒向德军据守的西部地区集结。在乌尔姆的一线阵地,林恩透过战壕潜望镜就能够清楚观察到对岸苏军的频繁调动,并从己方军官口中得知。自从双方隔河对峙以来,苏军不仅对德军阵地展开密集的空中侦察和轰炸,还多次派遣分队实施夜间渡河侦察,试图获取德军防务方面的重要情报,新一轮进攻看来已是箭在弦上。

  熟悉军事历史且有丰富的一线战斗经验,林恩很清楚苏军的作战意图,以当前的战争形势,时间每延后一天,胜利希望就远离苏联一步,苏联军队必须赶在德军进一步扩充之前将其彻底打垮,一旦将据守西部的德国正规军击垮,哪怕他们的残兵败将逃往法、荷等国,西方世界也会受到沉重的心理打击,届时苏联获得的不仅仅是形同废墟的德国占领区,更重要的是得到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宝贵时间,莫斯科的决策者们也将巩固他们受到动摇的威信。

  “如果对岸苏军投入一个集团军甚至更大数量的进攻兵力,我们的防线能够坚守多久?”

  在简陋但十分坚固的前线指挥部里,林恩问了一个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问题。驻守乌尔姆的德军部队共有3个步兵师外加1个炮兵团,总兵力大致相当于苏军的半个野战集团军,而且地形条件对防守有利。担任乌尔姆防线总指挥的奥托.希策菲尔德将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