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章 大明最大的隐患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常情况下,经济和生活条件更好,百姓也就越不愿意迁移。

  尤其是随着大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百姓的生活条件又提高了一个等级,即便是不依靠耕种也能生活的很好,这种情况下,百姓的迁移欲望自然就更小了。

  所以,大明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地盘太大,人太少,相对人口密度却又很高。

  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也是历朝历代都要共同面对的隐患。

  众所周知,历史上那些朝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几乎每两三百年就要来上一次王朝更替以解决人口压力过大的问题。

  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那些朝代的人口密度真的很大?

  并不是。

  历史上的中原堂口,平均人口密度并不大,大的是相对人口密度。

  问题是相对人口密度小,交通条件太差,就导致了向外扩张的动力不足,而相对人口密度过大又导致了生产资料紧张,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土地兼并,然后再开启下一次循环。

  换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平均人口密度过大反而会是一件好事——只要开疆扩土,把地盘扩大就行。

  真以为那些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文臣武将们不知道开疆扩土的好处?

  别傻了,开疆扩土,封狼居胥,这种青史留名的事儿,几乎是任何一个皇帝以及文臣武将的终极梦想。

  说白了,他们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平均人口密度不够,占了地盘也没人去住,早晚都守不住,强行迁移百姓实边又容易惹出乱子,再汉胡混居几代,说不定又会出现下一个安南或者缅甸。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开的死循环。

  要想彻底破局,唯一的办法就是解决交通问题。

  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再加上足够多的丁口数量,朝廷才能进行快速、大量的移民,从而避免移民土著化的现象。

  也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朝廷才能对新占地区实行真正有效的直辖统治,百姓才不会因为无法回到故乡而产生隔阂感。

  这也是为什么朱劲松和大明朝廷一直在疯狂的进行道路、桥梁、铁路等交通基建,同时又疯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原因。

  为的就是让整个大明百姓流动起来,从而解决平均人口密度过小以及相对人口密度太大的问题。

  是的,就是推动工业化进程而不是推进工业化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本质是某些先进技术出现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让原本依赖某些手工业为生的小工坊小工业者失去了维生的条件,原本的社会状态无法继续保持稳定,因此而引发的变革。

  当人口数量严重不足的时候,还扯个屁的工业革命。

  更何况,除了能够释放出大量劳动力的先进技术之外,另一个支撑工业革命的条件就是人才。

  别管是二十一世纪还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