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8章 矫枉过正了?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人更宽更广,这么好的日子他们不想过,非得折腾着要哭宫叩阙,却又怪得了谁?

  等回到了崔各庄农会,朱皇帝便直接对曾诚和崔保国吩咐道:“回头曾卿拿个章程出来,崔老哥这里也要做好准备,既不能耽误了咱们自个儿的农时,顺便也要教导这些生员怎么耕种,让他们也认识到耕种的苦处。”

  曾诚忍不住试探着劝道:“陛下,这样是不是有点儿过了?如果说针对那些打算进入官场的生员们倒也罢了,可是那些考入大学、国子监却志在皇家学院、军府的生员,没必要让他们也跟着耕种吧?更何况,闹腾起来的生员终究是少数。”

  朱皇帝知道曾诚的意思——把这些闹腾起来的生员们发配去开荒倒也罢了,如果把那些没跟着闹腾的生员们也发配去开荒,这对他们而言,不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不公平?

  或者说,朱皇帝的这种玩法是不是有点儿矫枉过正了?

  朱皇帝微微摇了摇头:“朕知道这样儿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甚至有可能会吓到一部分志在大学、国子监或者皇家学院的生员,朕也知道没跟着闹腾的生员才是大多数,可是这些生员……”

  大明的社学是五年制,七岁入学,再算上县学和府学各三年,当一个生员读完府学,考入大学的时候正好是十八岁,而十八岁又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这时的生员们热血、冲动,引导好了是一股巨大的助力,引导不好就容易闹出大动静来。

  就比如这次,很多没脑子的蠢蛋只是被人一忽悠就敢跟着跑到紫禁城外哭宫叩阙,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哭宫叩阙会造成什么样儿的影响,他们甚至都没有想过身后的家人。

  让生员们在进入大学、国子监之前先耕种一年,既是为了提前让他们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民间疾苦,同时也是为了磨一磨他们的性子,省得这些蠢蛋们再搞出什么大动静。

  朱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柯志明:“胡闻洪和张希劲那几个混账怎么样了?”

  听到胡闻洪和张希劲这两个名字,柯志明的脸色不禁变得有些古怪:“启奏陛下,胡闻洪和张希劲他们……他们在昨天胡言和张扬等生员哭宫的时候饮酒作乐,提前庆祝,臣已经让人发电报给当地的锦衣卫拿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上他们就会踏上来京的火车。”

  什么叫乐极生悲?

  这就叫乐极生悲!

  柯志明又从怀里掏出一份情报,然后接着说道:“另外,胡闻洪和张希劲两人太过于嚣张,公然在陈家庄子的农会大院里提前举办庆功宴,虽然吓住了陈家庄子的一些百姓,但是农会卫队当中却有人连夜跑到了松江府锦衣卫百户所出首告发。”

  朱皇帝伸手接过情报打量了几眼,脸上的笑意却是越来越冷。

  ……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