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章 姓朱的吹牛!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

  姓朱的还打过钦差大人的耳光?

  我的个老天爷啊,钦差大臣那可是代表了皇帝的,手里握着尚方宝剑,说杀谁就杀谁,出行时大军围护,你还打过钦差大人的耳光?

  这姓朱的就是在吹牛皮!

  想到这里,胡老爷心中慢慢的就有了底气,望着朱二旦冷笑一声道:“反正本老爷已经落在你们手里了,你们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老爷我都受着。不过,老爷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杀了本老爷,这附近的几个乡还有这十几个村子,能不能饶得了你们!”

  朱二旦大怒,正想再抽胡老爷一耳光,却被耿锐拦了下来:“这种老棺材瓤子是不见黄河不流泪,不碰南墙不死心,你跟他一般见识干什么?”

  说完之后,耿锐先是让人把从胡老爷家里翻出来的账簿都搬了过来,接着又让人扶着之前在胡老爷家里挨揍的汉子来到碾子前。

  耿锐对那汉子笑了笑,又向碾子下的百姓们问道:“乡亲们可有识字的?若是有,便请到碾子上来,跟咱们这位胡三哥一起念念这份账簿。”

  碾子下的百姓们依旧没有反应。

  或者说,碾子下的百姓们不是没有反应,而是有心无力,因为不识字。

  大明时期的社学,是每五十户一所社学。

  我鞑清时期的社学,是每乡一所社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明时期能盛行小说、话本之类的东西,是因为能看得懂的人多,有基础,而到了我鞑清时期就开始流行说书唱戏,是因为这玩意只用耳朵听就行,不需要有识字的基础。

  所以,整个小胡庄,还真就只有胡老爷自己是识字的,平日里县衙、州衙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直接交待给胡老爷,再由胡老爷交待给普通百姓。

  眼看着碾子下没有百姓站出来,胡老爷不禁哈哈笑着说道:“要不然,本老爷给你们念念?也别说老爷我瞧不起你们,就凭着你们这些反贼逆匪,估计也个识字的!”

  耿锐拦住想要发火的朱二旦,面无表情的瞥了胡老爷一眼,说道:“不劳你胡老爷操心,我们孟良崮虽然不敢说人人能写好文章,但是也能看得懂账簿。”

  说完之后,耿锐便拿起账簿,一字一句的念道:“钱聋四十年正月,二两银子收吴老二家劣田两亩。”

  “钱聋四十年正月,出借铜钱五百文给胡老三,息钱五百文。已收迄。”

  “钱聋四十年正月,出借铜钱五百文给胡老六,息钱五百文。已收迄”

  “钱聋四十一年二月,三两银子买胡老三小女儿为奴,人钱两清。”

  “……”

  耿锐正一字一句的念着,忽然间却有一个百姓冲到了碾子前,叫道:“不对!不对!钱聋四十年正月,胡老爷以一两八分银子收了我家两亩地,根本不是二两银子!还有,那两亩地都是上好的水田,不是劣田!”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