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折服老鸟_大唐小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奥,跟那些儒家经典的思路完全不同,如果不记笔记的话,一旦跟不上就凉了。其实这也是上次李信的讲义被学生们争抢的重要原因。

  而那些老鸟们则是对新人的举动嗤之以鼻。

  不过是听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讲课而已,还搞得那么一本正经,仪式感很足嘛!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信所述的内容越来越多,从价值取决于生产一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到价格总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中间还穿插着历史上几次失败的赈灾活动作为实例,并精确地指出了这些赈灾无法真正改变民生的根本原因。

  想找茬的老鸟们根本找不到切入点去质疑李信。他们听不懂的地方自不必说。以他们的老辣,当然不会贸然涉足这种危险的领域——万一这些他们没听懂的地方就是上次李信讲过的东西呢?贸然质疑然后被新人打脸怎么办?那可太蠢了!总得找个听得懂的地方吧?

  然而,他们能听懂的部分偏偏已经足够让他们的表情从不屑转为沉思了。他们毕竟在户部干了不短的时间,见多识广,甚至本身就是李信所提到的这些实例当中的参与者。他们很清楚,李信所说的东西是对的。这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到自己所积累的经验被抽象的语言高度概括起来的通透感。这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实在令人上瘾。

  李信一边讲课,一边倒是有些意外。他还防备着这些自以为是的老鸟们找茬呢,没想到他们竟然一群群地安静如鸡。

  难道是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听起来很唬人的概念吓住了?

  没人打断他当然是好的。他并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多浪费思绪,既然想不出缘由也就随它去了。他自顾自地讲完课,然后照例来到了课后答疑的时间。上一堂课的刺头曹运添已经成了积极分子,竟然还提出了两个很尖锐而且很好的问题。

  李信毫不吝啬地称赞了一番,并详细解答。之后,他还是将讲义留给了曹运添,嘱咐他轮流传阅给需要的同学。他并没有注意到,在自己走出教室以后,他留下的那份讲义就被老鸟们仗着资格老而强行先借走了。新人们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而已。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