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天官世系,甲子事变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发,煌煌如神威。”

  “此乃天官之术。”

  嘉靖拿回赤霄,也不由有些沉吟,古之宝剑,如今炼钢技术再发达,却再也无法复刻,更别说超越了。

  他身为大明天子,皇室宝库当中自是有一些宝剑的。

  虽然没有上古十大名剑,但宝库中的那些古代宝剑就可以知晓,这不仅仅是冶铁技术和铸剑工艺的差别。

  而是两个体系的差别……

  “吴越。”

  嘉靖念叨着,钱衡笑道:“看来陛下已经发现了,无论范蠡也好,我们先祖钱镠也好,铸剑的欧冶子也好,我们这些人,都是吴越出来的。”

  “华夏龙脉有三。”

  “我们最早就是沿着南龙而去,最后定居吴越的。”

  “而北龙护持华夏,最终与中龙汇聚于京师,成二龙戏珠之局,在先秦之时,龙脉未至,北龙主要传导灵能护持中龙,而中龙之要尚在中原,故而天子居中而履至尊。”

  “秦灭周,周王室正统消散,天子之道由我们保留了下来,如今只剩我们天官一脉了。”

  嘉靖点头,接受了这个说法。

  而钱衡却没有停止解释,他向张执象说道:“法海上师说国师能知未来之事,我们不妨映证一二,好证明天官护持华夏之说。”

  “好。”

  张执象自然不会拒绝,而且他隐隐之间也找到了一条脉络。

  钱衡先是将雷峰塔的来历说了一遍:“先祖钱俶为镇压江白蛇,特以南龙龙脉之力,建雷峰塔,请佛顶骨舍利为阵眼。”(佛顶骨舍利,释迦牟尼的头骨烧成的舍利子。)

  “虽然有些玄乎,但的确是雷峰塔镇压白蛇,才让宋亡之后出现转机,有大明,有洪武应运出世。”

  “但天命难改,大明命运坎坷,陛下和国师应有知晓。”

  “当初。”

  “雷峰塔建成之日,天竺高僧留下一句谶语。”

  “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蛇出世。”

  “陛下和国师在扬州的时候应该已经看到了白蛇,但此白蛇,不一定是真蛇。”

  “毕竟西湖还未干涸,雷峰塔尚未倒塌。”

  钱衡说到这里,张执象忽然一震。

  他连忙问道:“西湖如何了?”

  钱衡答:“西湖渐成平田,水塞不通。”

  张执象喃喃说道:“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雷峰塔焚毁,只剩塔芯……”

  嘉靖和钱衡皆是一震,两人对视一眼,只觉得那股命运的奇妙难以言喻,而嘉靖倭乱,虽然嘉靖一度强势,但最终随着嘉靖的驾崩而宣告失败。

  隆庆元年开关,走私变得光明正大。

  江南士绅,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限制他们,从此无法无天……

  “不,雷峰塔还有塔芯,尚未倒塌。”

  钱衡震撼之后,发现了这个细节,看向张执象追问。

  张执象说道:“从那以后,雷峰塔便一直是塔芯矗立,一直到满清灭亡,过了三百多年,嗯,以王莽的元始元年为基础算,是元始1924年,雷峰塔在临安居民长久的捡砖之下,轰然倒塌。”

  “而这一年。”

  “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到沪,也就是现在的松江府沪县,召集江南正一各路高功,于沪县开办道教总会,但历史记录是,会议没有被批准,没能开成,而天师张元旭……病死。”

  “从此以后,天师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便不见了。”

  “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继位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了天师剑和阳平治都功印。”

  “而元始1929~1930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

  “西湖,也干了。”

  “次年,倭寇入关……”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