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策略辽东,狭路相逢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士。

  他十七岁乡试取得魁首,可连续蹉跎两届会试不中,恰逢嘉靖十三年犁庭扫穴,他便弃笔从戎,而后一直待在辽东,做俞大猷的幕僚。

  可以说俞大猷作为辽东指挥使,对高拱极为倚重。

  高拱言说建州得到宣大十多万叛军,有江南支持,辽东压力前所未有,俞大猷自然明白这一点,宣大叛军也好,建州也罢,本质上都是江南的雇佣军。

  否则就图们江那地方,养建州残部都费劲。

  自嘉靖十三年的犁庭扫穴后,建州也就剩万余青壮了,总人口也只有五万人,可就是这点人,也难以在图们江流域存活。

  全靠江南的给养。

  而江南是养五万人,还是养二十五万人,其实没太大差别,尽可能的武装,对辽东虎视眈眈,才是南京那边想要的。

  毕竟,辽东丢了,京师就只剩山海关了。

  但……

  还是那句话,哪怕他经营辽东九年,也无法全部掌控辽东,辽东都指挥司有十二万兵力,但整个辽东却有三百万人口。

  不可能杜绝内鬼。

  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收治十多万俘虏。

  至于宣大的叛军当中,底层士兵大多不知情?是否该救援?俞大猷没有想这些,当兵打仗,本来就是卖命的活计,你都投降了,还念什么好坏。

  因而。

  俞大猷宁愿让建州得了十多万叛军,然后从正面战场较量,也不愿意去救去狙击,把俘虏抢回来,闹一场内乱。

  当然,他也不会坐视建州完全消化叛军就是了。

  “对于叛军救不救,首先要做分化才行,这个分化我们做不来,得让建州去做。”

  “那些有意投敌的,在将领的带领下,便直接摇身一变,就成为建州将士了,而不愿意投敌的,短期内不至于投降,会被当做奴隶驱使。”

  “建州也需要一批奴隶来解放他自己的青壮年。”

  “如今建州不过五万余人口,青壮拢共也就万余人,王杲必然不会再让有限的族人投入生产,要全民皆兵,那就必须要奴隶。”

  “过去几个月,南京帮忙运输了许多南洋、扶桑、朝鲜的奴隶过去,也有两三万人了。”

  “但依旧不够。”

  “他们需要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大明的奴隶,来完成信心的建设。”

  “所以,不知情的,忠心大明的,跟那些叛军将领关系远的,那部分人都会被充作奴隶,而非在战场上与我们交锋。”

  “得把他们性子磨平了,彻底奴化了,王杲才会让他们参军。”

  “我们不能坐视王杲把这些人也消化了。”

  俞大猷多年坐镇一方,已经有了主帅风范,对于战场的见解极为独到,很明白一场战争的目标是什么,要解决什么东西。

  高拱见俞大猷主意已定,便说道:“建州得到叛军,起码有七八万兵马会摇身一变,成为建州蛮兵。”

  “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