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章 航空母舰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英国和法国也购买的两百架,当然,他们两个国家需要额外支付百分之三十的保证金,另外还有其他国家一下零散的订单,在十五年里,中华总共卖出了一千三百余架,再加上匹配的备件、弹药、燃油等光这些就让刘峰挣了一个多亿。

  世界各国的战术家都有独到的眼光,比如美国人就开始尝试用飞机在军舰上起飞,其他国家也不约而同的看出了这一点,纷纷实验飞机在战舰上起落的能力。比如中华情报人员就发现英国人在一种巡洋舰上成功搭载了水上飞机,随即他们又将渡轮改装成可以容纳水上飞机的军舰,这已经是航母的雏形了,根据情报显示,英国人正在研制可以起飞战斗机的军舰,他们尝试在巡洋舰上铺设甲板以起飞战斗机,他的盟友法国也在进行类似的实验。

  刘峰接到相关的情报感叹这些国家军人的头脑,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这些人还在摸索阶段,根本跟不上中华的脚步。

  在世界各国探索航母时中华早在战争结束的第三年也就是1881年就已经造出了一艘轻型航母,它们采用全通形甲板,取消了主炮和副炮,只保留紧靠右侧中部的一个孤零零的舰岛。中华建造的第一艘轻型航母名叫“贺兰山号”,它的结构简单,只有动力系统和一个舰岛以及一条长150米的木制甲板,全舰包括指挥塔没有丝毫的装甲,排水量只有11000吨,好不如一艘侍卫长重巡洋舰大,但它的出现却改变了海战模式。贺兰山号宽21米,只能搭载25架战机,由于它只是中华的探索型号,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是由一艘远洋运输船改装而来,动力系统是四台锅炉,单轴驱动,功率只有8200马力,航速只有18节,全舰只有两门单管150防御火炮和十座双联装40防空炮,当时造出时差点被刘八拒收,因为当时其搭载的只是双翼飞机,区区二十五架战机根本无法对一支舰队甚至是一艘防空火力齐全的小型编队造成威胁。

  不过航母的研制仍没有停止,两年后第二艘航母“阿尔泰号”出现,它仍是一艘轻型航母,排水量12000吨,长155米,宽22米,全金属甲板,开放式机库,两具液压升降机,双轴驱动,涡轮引擎,功率达到了14000马力,航速25节,可携带27架战斗机或15架轰炸机。本来刘峰想一步到位采用全封闭机库的,因为全封闭机库可以和船体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坚固,防御力强,不过中华设计师发现全封闭甲板的巨大缺点,就是封闭的机库容易积累挥发的油气,容易意外发生火灾,还有一旦机库中弹引燃战机无法将其迅速丢掉,结果就是全舰被烧毁,而开放式机库通风良好,结构轻,容纳的战机多,伤害管制容易,炸弹的冲击波可以很快释放到外面。经过设计师们的提醒刘峰这才想起为什么另外一个世界的早期航母绝大多数都是开放式机库了,全封闭式机库是到了喷气式飞机出现后才成为主流的,因为所用的航空燃料非常安全,再加上消防和各种检测设备完善,全封闭机库这才成为主流。所以刘峰不再坚持,听从设计师们的意见,采用开放式机库。

  阿尔泰号取消了对舰防御火炮,只有防空武器。拥有四座双联88防空炮,八座三联40高炮,八座四联15高射机枪。它们被布置在航母两侧前后设置的侧舷下陷平台上。9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