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三章 通天路!_主宰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发之后的影响力却很大。

  当一些被《中原日报》、《法制报》等曝光之后,引发的震动波及全国。

  如今陈汉旺盛,这个时代里真的很多很多的中国人是瞧不起欧洲人的。而现在竟然有当官的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通敌卖国。这在很多国人百姓眼中,完全是不可思议。

  “脑袋都给驴踢了?”

  以至于连承天十年的科考的风头都被这个突发事件给抢了。

  自从陈汉开科举以来,到现在一届又一届的科举依旧源源不断地为之输送着官员。

  对于宋明清三朝,科举在陈汉政治社会当中的地位虽然在逐渐下降,可眼下才短短的十多年,科举哪能就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了呢。

  就算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也要有一个时间呢。

  每当科举到来,南京城就会陆陆续续的涌入数以千计的考生。

  可陈汉开科的时间,从最初的晚春三月,也一点点的调整到了现在的中秋节后。

  叛国官员的余波渐渐消散。

  只有少数正义感过溢的南京居民,才会在偶尔的时候,对着陈梦彦等官员发起讨伐。

  现在,南京的百姓,俱都被两件事情,吸引住了。

  其中一件,是朝廷下诏,在中秋前举行廷推,定下来年第三人内阁大臣的名单;

  这事儿万众瞩目,不仅南京城的老百姓一个个做起了‘组织部长’,就连来京参加本届科考的举人们也对此兴致勃勃。

  要知道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官员啊。

  按照陈汉的制度,考中了秀才就要进来做公员。他们都已经是举人了,很多人在官场都已经混了六七**十年了。

  《中原日报》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陈汉官场的游戏规则,以第一科进士的‘成材’比率来宣扬‘进士’的高官低能论,、降低新科进士的品阶,师从唐时故旧,让进士打小官做起。步步高升,如此方能‘宰相起于州部’。

  这叫‘重点注重基层的磨砺和实践锻炼’,又叫‘人才是从基层培养的。’

  这些年里进士的含金量是一点点的在下降。

  授官还是七品,但陈汉的七品能跟明清时候的七品相比吗?这个七品距离县老爷的五品还差的远呢。而且参加进士科考的生源——举人们,都早进入了官场,一些能力出众的人都已经做到知县老爷,甚至是越过了这道坎了。

  进士除了名头的吸引力来,实际价值已经大大打了个折扣。

  宋明清时期,朝廷以科举取士为官员的主要来源,于是座师、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在官场上编织出了好一张大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陈汉的官比起以‘冗官’而出名的北宋怕都要多出很多。科举虽然年复一年的为陈汉输送着大批的官员、公员,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虽然依旧存在,他们上头却没有了‘座师’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