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仇富_锦绣的科举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天天往下河村跑。

  整个族里的人要他安排敲打,和李正县令的关系,要他牵头走动,光是亲戚家带着孩子上门让进士老爷给摸摸头,来年读书聪敏又勤奋,一忙就是几个时辰。

  除了这些,楚舟还要准备上任的行礼,以及要带走的人,楚舟的职位没要别人操心,吏部那位大人给他安排的职位楚舟自己十分满意。

  这次回乡祭祖后,他就要带着妻子远赴西南,做个地方父母官了,那地方与德宁府的距离,比德宁府到进城更远,因此楚舟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更加紧张。

  这天晚上,五人聚在一起,放松心情,都十分感慨。

  锦绣笑眯眯道:“当初在乌兰书院,我们五人一个院子的场景历历在目,没想到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

  冯舒年大大咧咧惯了,直言道:“明年我和远青两人打算继续考乡试,这次书院的先生们说,我们两人终于有下场一试的水平了,为了这句话,可差点儿累死我们!”

  程远青有些伤感:“可惜时丹阳不在,要是他也在的话,也能一并践行。这次回乡祭祖,时间紧张,想来时丹阳那边也没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倒是楚舟,你和时丹阳任职的地方,一个在西南,一个在南边儿,一路还能顺路好长一段时间呢!将来在那边为官,也能互相照应。”

  楚舟嘴角抽搐一下,该说这该死的缘分吗?

  想他和时丹阳,那是天生的气场不和,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到现如今成为好友,很多时候依然处于不对付状态。

  现下好了,两人在外地为官,直接成了守望相助的天然同盟,也不知道是折磨谁呢!

  几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闷头喝酒,也就偶尔抖动的肩膀,泄露了几人的真实情绪。

  送走了程远青和冯舒年,锦绣给了楚舟两本厚厚的册子,楚舟接过一看,只见册子上端正写着《南方风俗人情汇总》。

  楚舟大致翻了一下,里面十分详细的分了几大类,将大景南边大到一个州府,小到一个村庄,凡是资料上有过记载的,都抄录整理出来,婚丧嫁娶,人情往来,针头线脑,甚至当地特产,雨季旱季,农作物生产情况,水产养殖,矿产分布都有涉猎,并一一记录在案。

  楚舟没想到,锦绣将这事想在了他前头,不仅想了,还付诸实践,做的这般优秀。也不知道锦绣是从何时开始准备的,总之不可能是进京后才想起来的,这么大的工作量,锦绣一个人怎么着也得一两年才能完成。

  楚舟心里对锦绣的敬佩越发深刻。

  锦绣没有多说,拍拍楚舟的肩膀:“刚好两份,你和时丹阳都提前看看,心里有个准备,到了地方就踏实干。

  顺便帮我转告时丹阳,别信别人说的什么同进士在官途上最多止步于正五品的鬼话,只要他做出成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