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背水一战_永徽迷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谨遵圣谕!”随即命副官草拟一份文书,将薛讷所述誊抄,再将兵符拓印其上,由飞毛腿快马加鞭发往长安。

  薛讷又道:“不瞒从兄,今晨我俩方在陕州与乱贼交战,贼人来势汹汹,而兵部命各地驰援,至少还需三五日才可抵达。为了阻断贼众,保护二圣与百姓,不留遗患,须得迅速占领函谷关背后的潼关,断掉史元年撤退的后路。烦请堂兄从绛州守军中抽出一队人马,为我增派兵员、武器与辎重,支援我等前去潼关阻截。”

  “哎哎哎,等等,”樊宁打断了薛讷的话,“出陕州时,并未告诉李媛嫒他们我们要去潼关啊,万一乱贼狗急跳墙,回头攻打我们,区区两千人,能抵挡住三万人的进攻吗?”

  薛讷胸有成竹道:“便是不能告诉他们,我们要去潼关,否则李敬业将军多少会被牵扯精力,若是陕州出纰漏,我们岂不得不偿失?卫公兵法有云:‘如逢大敌而必斗也者,彼将愚昧而政令不行,士马虽多而众心不一,锋甲虽广而众力不坚,居地无固而粮运不继。卒无攻战之志,旁无车马之援,此可袭而取之。’史元年部得知其后路被阻断,援军将不至,必会军心动摇,即便一心想突出重围,弃函谷关而进攻潼关,我等居地利之优势,何愁不能守?且若得知潼关被我等占据,进攻陕州亦会瞻前顾后,受到牵制,减轻陕州方面的防守压力,看似兵行险着,却是最善之守策。若放任其在关中作乱,使其得以掠夺关中物资而充实其粮草,反而会令其苟延残喘,难以剿灭。”

  听完薛讷的解释,樊宁颔首道:“好吧,你脑子好使,那便听你的。”

  薛义明接话道:“慎言说的是。我万泉及周边各县共有守军三千,人数不算多,所幸兵器战马粮草等均不少。明日一早,便叫他们在城外集结,听从你的号令。”

  经过一夜休整,薛讷所率**已在城外整装待发,加上万泉守军与绛州各县守军,共计四千余人。薛讷率领这四千之众星夜兼程,于次日一早抵达潼关。

  未料到四千**突至,史元年留下看守潼关的三百余人很快败下阵来,向函谷关方向逃去。薛讷不费吹灰之力收复潼关,立即整顿军备,布下天罗地网,他料定,决战之时已经不远了。

  与此同时,陕州城外的唐军阵地,李敬业与李媛嫒白天方又击退了一批乱贼,此番乱贼的进攻相当疲软,令李氏父女颇感困惑,刚要派斥侯前往查看,便有消息传来:“启禀将军,函谷关的方向有火光!”

  李氏父女立即出帐查看,果然见西边的山谷中隐隐泛起红色的天光。李敬业立即明白,白日的进攻不过是虚晃一枪,史元年打算放弃进攻陕州与洛阳,回攻潼关,故而火烧函谷关,以阻断李氏父女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