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莫道离别_永徽迷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连三四日,樊宁都没有现身,风影亦没有回来,薛讷每日都去刑部点卯,与法曹一道,一个个过验火场残墟中送来的证物。

  很快的,众人的目光聚在了藏宝阁二楼明显的打斗痕迹上,法曹从已烧成焦炭的废墟里清理出两只袖里剑,经辨认为樊宁所有,成了她纵火杀人的有力证据。

  有了物证,樊宁通缉令上的字样便从“凶嫌”变作了“凶顽”,刑部下结论,称樊宁施计先于守卫长上了藏宝阁二楼,盗取了《推背图》,随后守卫长上楼发现,两人缠斗,樊宁飞出袖剑,守卫长躲闪不及中剑,挣扎欲下楼呼救,半路因失血过多而丧命,樊宁纵火后跳窗逃离,至今下落不明,这也就能清楚解释为何守卫长是在纵火前就已死亡。

  薛讷听了这推断只觉得好气又好笑,若是全天下的刑官判吏都这样自说自话,错案冤案就永远不会停止。薛讷心中总有万般不满,亦知眼下不能逞一时言语之快,授人以柄,何况他素来不擅激辩,只是起身离开了刑部,继续探取关键证据。法门寺那几名僧众引起了他的注意,若是他猜想的没错,这些与本案看似毫无瓜葛的僧人,很可能会成为他寻到突破的关节点。可他探访审问了数名见过这些僧众的目击路人,得出的结论竟是他们来别院时与离去时人数一个不差,令薛讷震惊又惶惑。

  得闲时,薛讷按照樊宁提供的线索去了兴城阁,调查胡饼之事,此处的胡饼油是由后厨特意调制,与其他酒肆不同,难怪樊宁分辨得出,可除此外,并无任何证据指向他们与此案有关联,薛讷自然也没有为难这些庖丁,买了几张胡饼便离开了此地。随后他又去那侍卫长府上吊唁一番,探问了他的遗孀与儿子,他们告诉薛讷侍卫长近来一切如故,并无异常,也没去过那兴城阁。薛讷见他们孤儿寡母在京中别无依靠,心下堪怜,少不得又留下银钱才离去。

  是夜风清气爽,薛讷躺在床榻上,久久无法入眠。算起来樊宁已出门四五日了,为了避免仆从察觉,他特意将李媛嫒送给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放在了桌案上,香囊里塞满了桂花与香兰叶,馥郁浓厚,借以遮盖樊宁残留下的发香,估摸即便刑部派猎犬来,也难以辨别,但他依然从这浓郁的幽香中分辨出樊宁的气息,绕梁三尺,挥之不去。

  不知怎的,这几日他总是想起他们自小相识以来的种种,她自小灵透,擅长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连薛讷的母亲柳氏都很喜欢她。

  可薛讷明白这聪明灵透背后,是她那颗敏感的心。虽然樊宁从不提起,但薛讷依然理解她的孤苦,李淳风的疼爱无法弥补她自幼无父无母的伤感,故而从七八岁开始,薛讷就尽力陪伴在她身边,无论如何被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