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米宁轻型长炮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像就是七百到八百斤的样子,再改的话,估计得炸膛。

  黎汉明看了看成炮后,说道:“走,拉两门出去试一下。”

  早在黎汉明从三渡关回来后,就已经安排人建造了一个火药作坊了,也把火药的最佳配比已及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都都告诉了匠人们。

  三渡关的惊天一炮打死了勒保,也让遵义府上下知道了颗粒火药的威力。

  其实火药颗粒化主要是在其中添加粘合剂,这样就是冷混法,或者也叫湿式造法,这个过程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混合好的火药放入木臼中,接着加入酒精,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

  同时用木杵不断地进行搅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石沙进入,否则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倒是火药燃烧。

  湿法造火药最初的做法很有黑暗料理色彩,一些工场用烈酒来淋湿火药,另外还有工匠收集主教神父们喝醉酒后的尿液来搅拌原料。但不管怎么加佐料,潮湿的火药最后总归要被慢慢干燥。

  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由于遇水结团,火药干结后变成颗粒,燃烧威力变大了。

  这是因为火药颗粒之间留出的空隙便于火焰扩散,其原理类似稻草堆或棉絮能够快速燃烧,而致密的锯末却只能缓燃一样。火焰在颗粒之间的缝隙延烧,形成猛烈的爆炸,而不像粉末火药那样有相当一部分还未被点燃就被喷出炮口。

  颗粒火药不像是粉末火药那样容易受潮,装填的时候也更加方面,并且因为威力的极大增加,发射时候的镗压也极具升高,所以在装填时候火药量也可以减少到粉末状的时候一半,如果依然按照粉末火药的量来添加的话,就会有很大炸膛的风险。

  从另一方面来看,颗粒火药就能够减少火药使用量的百分之五十,极大的降低成本。如果一定要说颗粒火药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就是颗粒火药在火枪里面引燃有点困难,最好是跟粉末火药一起配合使用,让颗粒火药成为发射药,粉末火药成为引燃剂。

  '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其实明末茅元仪的《武备志》就已经纪录下了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了,不过黎汉明在这个时代却没有见到颗粒火药。

  一行人带着火药炮弹,推着两门火炮就往炼铁厂旁边的山谷走去。这里地域空旷,人烟稀少,平时也不会有什么外人来,正好可以作为试枪试炮的场地。

  来到山谷,余介揾亲自带着人摆好火炮后,才看向黎汉明。

  “先用十成的火药粉平射、仰射各试一试。”黎汉明见状想了想安排道,他主要是是想看看最佳配比的火药有多大威力。

  交待完后,黎汉明便退到了安全距离,他可不想找死。

  余介揾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他可没想过火炮会失败一事,带着匠人们把两门火炮装好火药炮弹后,再把一门翘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约四十五度的仰角后,才把匠人们赶开。

  做炮手,就需要亲自点燃火线,若是没有炸膛自然无事,可若是炸了膛,炮手首当其冲,往往非死即伤。

  余介揾虽然对自己带人铸造的火炮有信心,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今匠人本就不多,伤了谁都不好过。

  一切准备就绪后,余介揾转头看向黎汉明,等待着他的指示...............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