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千年民艺传奇乡村_隔壁教授是妖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两位老人家也是来过几次鹤幸的,只是没怎么玩。因为以前他们都很忙,哪有时间慢慢观赏风景。

  现在孙儿回来接手工作了,两人这才有时间四处闲逛。

  车上几人闲聊着鹤幸风光,没一会儿便到了草海。

  这片湿地很大,分北海、中海、南海和东海。黄色的草,蓝色的水是各类鸟儿嬉戏的天堂。

  他们到时,已有不少的摄影爱好者在此拍鸟,把鸟儿美丽的身影和湖天一色的草海湿地留在他们的镜头里。

  徐一意和李子煜福尔摩斯上身,几乎全程都盯着徐一心和木修远。

  徐一心被二人的目光搞得莫名其妙的。

  木修远也有些奇怪,但也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该拍女孩拍女孩,一点都不介意他们知道他的心思。

  看了鸟后,众人徒步往黄龙潭看“螺峰野色”。

  黄龙潭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分上、中、下三潭相串。

  古老的水柳屹立水中,光秃秃的枝丫妖娆地向蓝天伸展,姿态各异,独领风骚,宛若一幅泼墨山水画卷。

  一条歪歪斜斜蜿蜿蜒蜒的水泥板路直入潭中央,各处散有坐着小马扎垂钓的老翁、如痴如醉拍照的旅客……给冬日里平静的黄龙潭添上几分鲜明生动。

  从黄龙潭离开,到鹤幸古城里吃中午饭。

  饭后休息片刻就逛逛古城,再去新华村。

  新华村是千年民艺传奇乡村,是鹤幸的名片。

  从地图上看,该地处双城接壤处,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村。

  它背靠凤凰山,村前依傍草海湿地,风光秀美,田园如画。

  这里就是素有理江人和大丽人心目中的后花园之称的新华村。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在敲敲打打中走出了一条瑰丽多彩的民艺生存之路。

  手艺乃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绝大多数新华村村民流淌在骨子里的信念。

  在唐南诏国时期,这里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手工加工工艺。

  鹤幸因它闻名于世。

  华国传统手工艺看云省,云省内的传统手工艺又以新华村出名。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小锤敲过一千多年,从云贵高原响到了青藏高原。

  1996年,新华村村民寸发标结束八年的“拉漂”时光,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从此,在新华村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带动和努力下,新华村的手工艺品牌越来越响。

  “世界银都”的名声就此传扬出去。

  如今,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藏族、傣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乃至相邻的国家,但凡提到金银锻造,必定会有新华村匠人的身影。

  在滇藏线上流传的格萨尔唱词中就有“最好的宝剑和马鞍出自白族人之手”的说法。

  本地人都熟悉当地历史,徐一心也不用发挥专业导游的好口才去给大家解说景点。所以,她和木修远走在前面,几位老人家走在中间,徐一意和李子煜走在最后。

  一圈下来,大伙儿找了家小店坐下来喝茶吃点心,与坐在店门口晒太阳的老阿妈们唠嗑讲古。

  五点时慢悠悠地往回走,六点前回到了餐馆。

  焦灿若、焦灿烁和高兴已经在餐馆里磕着瓜子,吃着他们从外婆家带过来的零食。

  徐妈妈和徐叔叔、婶婶在厨房里听到他们回来的声音,便出来打了招呼又进去忙活。

  徐一心姐妹也去帮忙做晚餐。

  饭后,与来时一样,焦灿若三人与木爷爷、木奶奶回理江。

  徐一心和木修远回大丽。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