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4 有人找事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道理。

  思来想去,他终于有主意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于是当夜收拾收拾,跟家里人交待一下。

  他闯关东去了。

  这对于大仓来说,可是始料未及的。

  他没想到自己跟田玉发吵了两句,就打草惊蛇,让大算盘子跑了。

  其实大算盘子跑了,也算对他的惩罚了。

  一个人背井离乡,哪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对于大算盘子来说,如果仅仅是放高利贷,这个大仓还真不好对付他。

  因为自从64年打击过高利贷以后,这些年来高利贷不但在农村,就是在城市,也基本消失。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活动渐渐活跃的同时,缺少资金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

  这时候民间借贷就不可避免地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比方说吴光荣要承包木器厂,亲戚朋友都借遍了。

  比方梁秀香承包农修厂,还是大侄子借给她几万块钱的启动资金。

  还有梁秉礼养鸡,到处借钱,甚至借大算盘子的高利贷。

  也就是说,当生产经营变成个人的事,不管干什么,都需要资金。

  而此前大锅饭吃惯了,又有几个人手里攒下很多的钱呢!

  所以干事业只能靠借贷。

  在这年头金融体系不完备情况下,民间借贷给经济补充了不少血液。

  上面对于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基本属于默认态度

  也一直没有在利率上划定高利贷红线。

  84年,在一份《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69条规定:

  “有息借贷,其利率可适当高于国家银行贷款利率。”

  这就相当于从法律上承认了高利贷的合法性。

  至于高利贷的贷款利率最高能到多少,文件里没有说明。

  潜台词大概就是说,只要借方自愿,能承受得起,多高的利息都是可以的。

  就这样,首先因为社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早就了民间借贷的兴起。

  其次,大概从政策层面默许了高利贷的存在。

  于是在整个八十年代,成了高利贷最为猖獗的时代。

  大仓要去告大算盘子,并没打算告他放高利贷。

  大算盘子坏事做得不少,要想告他,让他受到一定的惩罚,那还不容易嘛!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听到村里人传说,大算盘子闯关东去了。

  因为他老婆子在家哭。

  大仓一时不能分辨这消息的真假。

  不过既然有这个消息传来,即使大算盘子没去闯关东,那也是暂时躲到亲戚朋友家,避风头去了。

  看来这个老家伙还真是滑头啊。

  既然他躲了,大仓就暂时先放过他。

  但是他跑了,三叔的损失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吃过早饭,大仓骑着自行车,到夏山镇兽医站来了。

  兽医站这个单位,这些年一直是个不错的单位。

  在人民公社时期,不管哪个生产队的牲口有点头疼脑热的,都要求到兽医站。

  这两年来,因为放开养殖,养殖户多了,兽医站更是迎来了春天。

  因为现代养殖,除了最大头的饲料,那就是禽兽用药。

  就拿养鸡来说吧,鸡场的鸡们吃的是饲料,喝的是各种药。

  小鸡从蛋壳里蹦出来之后,到了养殖户的鸡场里,先得喝点高锰酸钾水一类的,杀杀菌。

  然后最长喝的,基本就是青霉素了。

  把青霉素倒入水中,调制美味饮料。

  其他经常喝杀菌的,防拉肚子的,什么什么的,反正肉鸡的一生,就是没病常喝药的一生。

  这些药物都需要从兽医站买,并且兽医站还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

  最大头的饲料,也是由兽医站控制着。

  现在的兽医站,基本上就是养殖户的太上皇。

  大仓到了兽医站的时候,正好是上午繁忙的时段,有养殖户来买药的,也有来拉饲料的。

  大仓拿出二叔上次开的单子,递给里面的工作人员,说是来拉饲料。

  工作人员拿过单子看了看,一脸诧异地看看梁进仓。

  什么没说转身就往里走。

  梁进仓就跟在他的后面。

  那人不耐烦呵斥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我单子给你了,不跟着你跟着谁?”

  那人朝着里面喊了句:“站长,有人来找事!”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