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抉择_夏花的末世之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新城市实力实在是不济。

  华国的土地上,废弃的城市有那么多,我们稍加改造,就是一个好城市嘛,这个改造的代价一定比新建要低。”

  其余的几位领导也基本是这个想法。

  在是否进入城市的问题上,大家基本达成了一致。

  听过24小时的充分酝酿,次日晚,专题工作会在准时召开。

  夏花微笑着坐在会议室主席位置,目光温暖而坚毅,她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坐得很周正,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夏花:“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静静啊,咱开始开会。我们今天继续讨论昨天的议题,想必经过一天一夜的考虑,大家都有了成熟想法,咱继续发扬好的传统,群策群力,开诚布公啊。谁先来?”

  阿尔泰山聚集区区长李默然:“哦——,大家好啊,那,我先来?我经过仔细考虑,认为进入地上永久建筑生活的建议非常好,我赞同,而且,我同意暂时进入华国西部废弃的城市中生活。

  废弃几十年的城市,利用价值依然很大,因为它一直处于空置状态,受损不会很严重,所以暂时过渡一段时间完全没有问题。等华国经济实力强大后,再重整河山,建设更完美的城市。”

  ‘哗’——各个分会场传来一片热烈掌声,这个建议的支持者众多。

  昆仑山聚集区区长霍为:“利用废弃城市的想法,原则上我也同意,只是那些城市,距离昆仑山聚集区都很远,搬迁是个大问题。

  200多万人口,还是工业基地,大迁徙的难度实在是太大。老话说,搬次家如同着次火,怕经不起折腾了。

  昆仑山聚集区原来是个军事基地,在军事基地的基础上,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说实话,从感情上讲,我舍不得放弃这里,毕竟这里曾庇护了我们200多万人口。”

  会场里的掌声稀稀拉拉,为情怀而鼓掌的人并不多。

  喜马拉雅山聚集区区长多吉:“我们喜马拉雅山聚集区受空气湿度的影响比较小,海拔高嘛,是吧!而且,目前居民们的居住等各方面生活条件还比较优越,按理说,我们应该不支持进入城市生活的动议。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聚集区缺乏发展后劲,就说目前的农业生产吧,一直受限于低温和干旱,户外农业和种植业根本无法开展,所以,当城市的条件稍稍完备之后,我同意整体搬迁到城市中生活。”

  各个分会场里掌声也不少。

  三个聚集区的主要领导都已经表明了态度,结果如何,需要夏花最后的态度。

  各个分会场里鸦雀无声,静静等待着夏花的总结性发言。

  夏花稍稍迟疑片刻,身体往话筒前凑了凑,说道:“三个聚集区的意见都很明确了啊,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霍区长其实也同意搬迁,只是有所顾虑,感情上也割舍不下,他考虑了很现实的困难,很好嘛,把困难想在前面值得肯定。

  在半个世纪的浩劫中,地球上的国家只剩下了我们华国,人类只剩下我们区区260万人口。

  困难从来就没少过,进入冰河时代后,华国发展到今天,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只有经历大灾大难,才知道生存的艰辛。曾经人类苟延残喘,曾经文明命悬一线。

  生而不易,存续更难。

  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思变,我们才能走出危局,才能够活的更有尊严。

  现在的管理团队是人类的精英,我们有责任让文明赓续,我们更有责任让百姓幸福。

  洞穴式的居住条件,是冰河时代低温环境的产物,目前看,已经和当下的环境条件不再匹配,不匹配就要改嘛,不断提高百姓的幸福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我今天上午和管委会几位副主任专门进行了磋商,一致认为进驻城市、或部分人口进驻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既然大家没有拿出值得考虑的反对意见,我代表管委会宣布,即日起,启动‘回归城市计划’,成立‘回归城市计划’领导小组,我本人任组长,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夏花的发言一结束,各个分会场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进驻城市的决策盖棺定论。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