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起重机?_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逐渐在画纸上逐渐展现的色彩与画面,南笙的表情逐渐的变的认真,她自认为对画还是有一点鉴赏能力的。

  眼前这幅画虽然还未完成,但细致程度,就已经远超她所见过的很多厉害的画师的画了。

  画中画的就是眼前的平原,画的是呼伦驯马的场景,呼伦在按住那黑马用力时脖颈鼓起的青筋,马儿在挣扎的时候显现的肌肉线条,全都是那么的和谐且真实,但最为关键是,黑马那惊慌的眼神,似乎能透过眼前的画纸传递到看画人的内心中。

  人像还没画完,但从呼伦肩膀下方开始一直到头部,已经展示出他足够丰富的刻画内容和细节,肌肉结构显得立体,脸部的神情也变得非常生动。

  在它们身后,出现了一片非常迷人的风景。整个氛围有一种难言的如梦似幻.....

  南笙认识这个人,跟文艺复兴时代的某位天才同名,叫达芬奇,是基地中的NPC,想着他的NPC的身份,南笙忽然有一种挫败感,难道说,前有阿尔法狗横扫整个围棋界,现又有一个“达芬奇”横扫油画界了?

  在南笙恍惚的时候,达芬奇竟然直接收起了画纸,抬起了画板,往营地的方向走去。

  “等等!”南笙连忙叫住达芬奇。

  达芬奇停住了脚步,一脸疑惑的看向南笙。

  “你那画还没画完呢!?”南笙说。

  “我知道,但我还有其余的工作,剩下的,下次再画吧。”达芬奇说。

  然后继续转过头走向营地,留下一脸难受的南笙,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你在追一本神作小说,但是看到最关键的高潮的时候,作者断更了。

  “名字叫做达芬奇,连性格都一样。”南笙咬牙切齿的说。

  达芬奇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事事都想要完成到最好,他一直希望达成的,就是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人物的情感。而如果希望将人物的动作刻画准确,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才有可能打动观众。

  就单单以他的画《圣杰罗姆》来说。

  达芬奇在1480年将作品完成到一定程度之后,一直不太满意,所以一直没有交付,而是带在身边。

  直到30年之后,1510年,当达芬奇对人体解剖有了突破性的了解,特别是人的颈部肌肉的结构,所以就又开始继续调整那幅《圣杰罗姆》。

  达芬奇笔记中甚至还有许多页有着对颈部肌肉解剖的研究。

  这就是达芬奇的创作方法。当一个作品在别人看来已经完成之后,达芬奇并不这么想,他不会马上交出去,再开始另外的作品,而是把这件不满意的作品先放在一边,然后去做新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他的作品存世的这么少。统计一下,他主笔的油画都不到20件,其中还有两三件是没有完成的,包括那件《荒野中的圣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