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朝堂之争,东林落败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东林党上下与魏忠贤之间的不断摩擦,正是说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宦官与厂卫,所谓权倾朝野,只不过借皇权之势,东林之道貌岸然,却暗藏为祸之心。

  真正的底层百姓谁会在乎掌权者胯下之内是否安然无恙?

  身体残缺问题事小,能否活下去关乎事大。

  第三日。

  暗地里私会共同问候魏忠贤往前十八代的东林党们今日也终究是消停了下来,原本跋扈到不可一世的东厂番子一夜之间消散殆尽。

  这种感觉就好似一切都是一场空梦,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想要探究一切问题的根源,那就只有找一个人去问个明白。

  那就是崇祯。

  而崇祯帝刚刚即位,朝堂之上把握核心的还是阉党居多。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崇祯即位初,黄立极官拜阁老,作为内阁辅臣却依旧与魏忠贤瓜葛不清,原本厂卫摸底调查时。

  黄立极原本还想仰仗与魏忠贤之联系避开调查,却撞上亲自前来摸底的魏忠贤。

  据传两人只是相视一眼,黄立极就如同见了鬼一般。

  直呼厂臣,不敢再多阻拦东厂番子。

  好在黄立极为官也是异常圆滑,且阉党之内其实贪腐并不似东林那般明目张胆,而其中阉党文官情况还算尚可,而宫内宦官无后的情况下,银子也大多邮回老家,留作晚年依仗。

  黄立极都被调查之后,其实很多东林党也已经意识到了不对,但更多人还是侥幸一般认为可能只是阉党内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只是装装样子。

  却没成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京师。

  换主之后,却再无前朝天启那般好相处。

  在这期间,朱由检还抽到了一本《晚明史》,原本想要闭关阅读的他,却越看越心惊。

  要知道据史料记载,若是无误,那就连那所谓的木匠皇帝在位时期,大明之内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民生尚可维系。

  为何到了崇祯帝时,尚未坐稳就四处揭竿而起。

  问题还是在东林党,落水案和红丸案还历历在目,这个从万历时期开始崛起的东林党,早已是黑暗异常。

  党争恐怕将会逐渐演变为冲突。

  朱由检对此深感焦躁,老百姓是什么样的人?明末时期的老百姓本就是最善良的人了。

  但凡能有口饭吃,有一点太平日子过,能有片地能温饱,就不会生起造反的念头。

  可这东林,满嘴圣人,却让他们活不下去。

  朝会。

  数日不见崇祯帝,东林党早已焦躁难耐,早早的就一反常态守在宫城门外,等待觐见。

  明朝的朝会制度一般来说除了极度恶劣的天气以外,大多数时候都是露天举行,朝会的广场之上已有官员相对窃窃私语。

  其中谈论的内容,十之有九都与近些天来东厂的异变脱不了干系。

  “卢大人,不知为何这几日来京师人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