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举开考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各地在接收到来自京师的旨意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各怀鬼胎,可这一次却不同往日那般阳奉阴违,或许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本质还没有改变,哪怕考试的范围要变化,考试的内容不再拘泥于八股文章,但旧的制度并没有一次性被砍掉,而是给足了时间去缓冲。

  而新的制度从根本上也没有彻底的消除江南士族作为读书人的基本优势,只不过由于考生所在地的限制,不同地方的考生数量不同,考生的能力不同。

  考中的难度相比较以前更加难了一些罢了。

  可说到底,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有优势。

  没钱的肚子都吃不饱,一天光想着去哪找些苦力活计养活自己呢?

  这个时候和他们谈读书?

  谈科举?

  谈报国?

  这些都不现实,只有在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或许有那么一些思维开明的家庭,才会将银子从用来将糙米变成精米,时不时加两个鸡蛋的满足口腹。

  变成反正也能吃饱,不如省些钱粮供孩子读书。

  当然了。

  毕竟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嘛。

  辽东的战事频传喜报,让整个大明内部重新恢复了原本惬意祥和的气息,但朱由检深知这一切只不过是短暂的。

  眼下的华夏,说得好听是整个世界一顶一的强国。

  可实际上呢?

  周边环绕一圈,没有一个装着好心思的主。

  北边的蒙古还算老实,可那是在满洲皇太极的压迫下老实的。

  满洲的皇太极自然不用多说,如果说李姓快递员是覆灭大明的最佳推手,那么建奴那就是绝对条件。

  东边的倭国时不时的就来海边打打秋风,自从减少贸易往来之后,原本的所谓商船一夜之间也都做起了海盗的勾当。

  西南虽然安定,但也牵制了大明朝大量的银子用来戍边,也是大明历朝历代多少人经营的努力,可就算这样,也随着大明的国力不断下降,而危机频发,南边的猴子们逐渐忘记了大明的威慑力。

  更不要说现在有着“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一个陆地面积最初只有万平方公里的欧洲小国,从捕鱼发家,以此助力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到最后的世界贸易。

  虽然这些红毛番的所谓“世界贸易”时不时就会来一把“零元购”。

  但对待大明,他们还是很老实的。

  蓬勃发展的世界里,大明似乎还有着领先的绝对优势,但随着闭关海禁,迟早都要把这一切挥霍一空。

  好在。

  朱由检来了。

  带着华夏图书馆的他不说别的,在知识储备和科技发展这一块,将继续带领大明走向繁荣。

  只不过,眼下的大明还在困惑。

  吃饱肚子和谁来研究这两件事情。

  所以。

  大明崇祯一年新式科举暨大明皇家科学院及各下属学院招生考试!

  虽然绕口,但依旧如火如荼的拉开序幕,在朱由检的强势介入下,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