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床的淤积让建溪流量变慢,更是让泥沙沉淀变多,加剧了建溪淤塞的速度。

  河床的升高,也迫使水平面上升,一旦发洪水了,建溪水就会冲破河堤,冲毁附近的农田。

  而所谓“束水冲沙”,就是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清理黄河淤泥的方法。

  这位大明朝的水利官员,在任大部分时候都在治理黄河,而他治理黄河的思路一直沿用到清代,成为明清两代治河的标准方法。

  所谓“束水冲沙”说起来原理也很简单,将河面收窄,建造蓄水池,然后通过增加水流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冲刷积累的泥沙。

  建溪距离出海口近,只要能将泥沙冲到海中,就能够解决淤塞的问题。

  苏泽想要在建溪进行“束水冲沙”,一方面是想要肝一下“水利”的技能点,另一方面也想要造福长宁卫。

  长宁卫的水利设施相当的落后,除了建溪泛滥这一种水利灾害之外,长宁卫每年还会遇到潮灾。

  潮灾就是在潮汐上涨或者海上风暴情况下,发生的海水倒灌的灾害。

  沿海的村子几乎都面临潮灾的影响,经过海水倒灌的田地会盐碱化,需要好几年养护才能恢复耕种。

  苏泽真的了解到长宁卫的问题,才知道为什么古代农业的困难这么多。

  种苗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农业技术也是其次的,大量天灾人祸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长宁卫是军卫,不少田地是军屯,大家也都是穷惯了,倒也没有出现大的地主。

  但是在距离南平县城的很多地方,有的村子大半土地都是豪绅地主的,普通百姓只有租种他们的田地维生。

  一年到头下来,大部分产出都交了田租,一旦遇到什么天灾粮食减产绝收,除了卖身为奴之外,就只能逃出去做流民了。

  可以说在南平县城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南平县城内,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官宦豪绅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非常丰富。

  但是在南平县城之外,大部分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如同牲口一样住在棚屋中。

  在苏泽来长宁卫之前,九姑婆的家庙都是不饱饭,少数粮食只能用来供养正卒。

  如今长宁卫好歹有了些产业,孩童晒盐和妇女纺纱织布也有了些收入,但是距离大家都吃饱饭还有一段距离。

  苏泽要建设长宁卫,必然要治理建溪。

  这一次背山村送上门来,正好让他们出劳动力,帮着苏泽肝一下“水利”技能。

  陈氏兄弟看到苏泽这么笃定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动摇。

  本来他们只想要疏通支流河口,让建溪的水重新流入到支流中。

  这只是一个小工程,只要长宁卫同意就能开工。

  但是现在苏泽提出要五十民夫,彻底清理建溪下游的泥沙,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陈伯飞想了想说道:“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