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银币了,我想以五钱银子作为基础,铸造价值半两的银币。”

  “铜币的金额太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行,但是在福建日益发展的商业贸易中,用铜币交易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即使是三仙币这样的当百钱,有的交易也要携带一车的铜钱。”

  陶公公想了想,觉得苏泽说的很有道理。

  他们市舶司交易的时候,经手的铜钱也实在是太多了,每次都要专门的人手清点。

  用银子要沉重,还要确认银子的成色,其实结算起来也不方便。

  陶公公就听说,如今在琉球的市场中,更流行使用西洋人铸造的银币来结算。

  苏泽提出铸造银币,确实是有利于商贸的政策。

  苏泽对陶公公说道:“请陶公公铸造银币,可以将多余的铜币卖给倭国商人,但是必须要用银子来换。”

  “高啊!实在是高啊!”

  对于倭国自己送上来的铸币权,苏泽当然不会客气。

  这是他现在势力不足,等到统一之后,肯定也要和倭国有所一战。

  如果三仙币真的能取代永乐通宝,成为倭国的基础货币,那日后开战之前,就可以用铸币权掠夺倭国的资源。

  苏泽有了铸币权,还可以用这些钱去扶植倭国的大名。

  这送上嘴的肥肉,自然要一口吃下去!

  解决了市舶司和铸币局的事情,苏泽返回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参赞徐渭,拿着一封信为难的找到苏泽。

  “是胡部堂的信?”

  苏泽接过信,这是胡宗宪写给苏泽的信。

  胡宗宪其实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徐渭,一封写给苏泽,讲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一直等到苏泽看完,苏泽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徐渭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胡部堂给我来过信了,他同意在大都督府出仕,但是希望大都督能宽宏大量,容许一些读书人离开浙江。”

  苏泽合上信说道:“胡汝贞是闽浙互保的首倡者之一,又怎么谈得上是出仕,不过是胡汝贞收拾好了心情,要继续为浙江百姓做事了。”

  对于胡宗宪投靠苏泽,徐渭是早就有所预料的。

  本来胡宗宪就被朝廷当做反贼押送进京了,如今在檄文上胡宗宪的签名仅次于苏泽,那已经是朝廷名单上的铁反贼了。

  而且苏泽为了让胡宗宪安心,甚至在开战之前就想办法让人将胡宗宪徽州府老家的人都迁去了浙江。

  但对于胡宗宪信上的其他人,徐渭本身挺矛盾的。

  嚷嚷着要离开浙江的,有不少也是徐渭的旧友和旧同事,胡宗宪写信求情,徐渭也要顾及旧情,要劝说苏泽同意放归这些人。

  胡宗宪为了抗倭募集了很多的幕僚,其中大部分都是徐渭、文徵明这样的科场失意,但是名声很大的文人。

  剩余的就是谭纶这一类还忠于大明朝廷的官员。

  徐渭知道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是有能力的,不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