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 三经新注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三经新注

  苏泽感慨一句,在穿越前他也曾经有过一种认知,那就是只要变革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仿佛在变革的那一切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美好的新生活就突然降临在眼前。

  这种神圣化的变革童话,却不是历史的真正面目。

  当他自己主导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的时候,苏泽这才发现,其实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农民,有产自耕农,无产的佃农,有钱的富农,以及地主的利益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工匠,有手艺的手工匠人,和工坊中大规模的雇工,他们的利益也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官员和吏员,不同部门的官吏,他们的利益也都是不一样的。

  苏泽说道:“想要建立一种制度,让所有‘民’都满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才能改革,那什么样的改革几乎都做不了。”

  苏泽看向自己手下这些知府们说道:“很多时候,治政就是尽量让所有人都接受一个不那么糟糕的方案。”

  苏泽说道:“浙江的里正参议改革可以扩大一下,范围也可以从里正扩大到各行各业去,先给百姓一个说不的权利,也有一个互相妥协的场所。”

  “另外小言公公的议事规程也可以在参议的时候用上,主权在民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历史上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慢慢的摸索。”

  众人纷纷点头。

  苏泽也叹了一口气,凡是涉及到政治上的变革,往往都是非常复杂又缓慢的。

  他不得不承认,在目前这个形势下,还是只能依靠手下这帮顶尖的人才,帮着他一起慢慢的探索,这几乎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的。

  这也是苏泽并没有大规模改革大明的官僚制度,而是继续在明廷框架中运转的原因。

  苏泽继续说道:“南直隶有诸位在,大都督府都是放心的,但是江西、广东的情况就难多了。”

  “广东那边就只有谭公一人撑着,江西那边的更还是沿用了明廷的旧官吏。”

  苏泽看向众人问道:

  “诸位,手下有什么人才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众人纷纷一笑,果然苏泽是来求人才来了。

  徐渭说道:“大都督,其实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都是教育兴盛之地,何不自己培养人才呢?”

  苏泽问道:“文长的意思是,再开科举?”

  徐渭点头说道:“明廷以科举取士,二百年依然有这么多忠于它的读书人,大都督也在东南开科,才能将读书人的心争夺过来。”

  “可是科举的内容?”

  徐渭说道:“自然是新学了。”

  苏泽问道:“冒然考新学,东南的读书人能接受吗?”

  徐渭笑着说道:“有何不能,当年王安石编写《三经新义》,北宋读书人不是很快就倒背如流了?只要关系到前程,谁没有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