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乡下地主,其实日子过得也并不是很好。

  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买不到的。

  在明代以前的时代,一个高级贵族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势力范围内生产的。

  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贾府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他们府里田庄产出的,家里的奇珍异宝,也都是家里的铺子或者工坊制造进贡的。

  从吃的到用的,贾府很少有东西是外购的,整个贾府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朝贡体系。

  所以大部分的乡下土财主,也只能吃自己家田地的产出,偶尔才能从集市上换一些东西。

  而想要过上比较丰富的日子,就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不是普通地主能够做到的了。

  在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大部分人其实反而过得好了。

  只需要赚钱就可以购买到想要的东西,而所有人需要关心的就只有赚钱这么一件事,其余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

  分工,沿海地区很多人有了发展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将自己都困在乡野的土地上。

  就连一些温饱家庭,也开始将孩子送入机械工坊学习成为机械师,将孩子送入算学学校学习算学,让孩子报名参加军校。

  最早开放的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就最早进入到了这种状态。

  苏泽说道:“其实江西本来也是科举大省,甚至一度超过福建。”

  申时行点点头,江西科举也是很厉害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严嵩严阁老,就是从江西卷出来的进士。

  “但是农业时代的科举,参与的人再多,也比不上现在的吏员考试。”

  申时行也点点头,一个文教很好的县,一届能考出来一两个举人就不错了,而苏泽当年在南平参加乡试,前几届都没人能中举。

  一座县城,在家读书参加科举的人,最多也就在只有一百人左右。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松江府下的一个县,算术学堂三个月速成班,只要有些算学基础和识字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一年就能培养几百个能写能算的学生。

  而这些人,都只是参加户房和工房有关的吏员考试的学生,因为只有这两房吏员考试最侧重于算学。

  所以吏员考试开始后,江西本地的读书人不是竞争不过外地人。

  而是本地人想要考的都已经考上了!而剩余的岗位都被从三省来的考生占据了。

  苏泽说道:“现在已经不同了,如今各地发展,除了农业基础之外,城市的交通、位置、矿产,都是影响整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申时行点点头,这些确实都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泽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文教也不完全是经济作用,也是当地文化传统和教育投入有关系,经济也只是客观因素。”

  申时行也点头赞同。

  苏泽说道:“而且我说的,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