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又见儿时的蓝天_追牦牛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功夫深,顽石化成金。〖〗

  林力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同时,只要得到手的东西,就不会被珍惜,林力还是例子。

  否则怎会在对待邹雨的问题上犯纠结、装糊涂。

  二人的关系在当晚升温迅速,林力去拉萨时也终于有了“落脚点”,当将要见家长时,邹雨却表示,“算了,这件事我做主,何况我爸妈已经离婚了,见谁呢?他们又不管我。”

  林力不知如何应答,半晌才说,“呃,那先去我家吧,怎么样?”

  邹雨略作娇羞,“嗯,可以,迟早的事嘛。”

  女孩子到底都是心软的,强如邹雨这般也如此轻易地选择了放弃。

  出于先前恋爱失败的教训,林力循例将家庭情况如实相告,邹雨便说,“我虽然只算半个汉族的,但实在对汉族的风俗礼仪不敢恭维,本来就穷的掉渣的两个人好不容易走在一起,还要什么彩礼车房,往后日子不过了吗?”

  林力感恩戴德,却忽然发现,天越蓝的地方越穷,就像家乡,总是万里无云,瓦蓝瓦蓝。

  打记事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便靠天吃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只是这些年年轻人陆续进城,留下空壳一般的老龄化村落,更让蓝显得肆意猖狂,蓝有时还和酷热紧紧相连,不一会儿就可以晒干地上的水,晒得人满身是汗,亘古不变。

  门前的小溪依然清澈见底,如果足够小心,还可以瞥见小鱼儿穿过水底。午后,林力会小心翼翼地站在被野草淹没大半的小径旁看鱼影、听风声、赏虫鸣。只是上次回家时正值冬季,冬天总太过萧瑟,把一切都涂上黄色,或者干脆灰色,死灰一般。

  他就设想,如果可以夏天回来一定极好,不仅可以赏花、赏鱼,还可以摘花、捉鱼,像儿时一样肆无忌惮、无忧无虑。

  现在,这个美丽的“设想”终于可以实现了,而且是“结伴而行”,自然分外高兴。

  可惜,儿时的美好已无法复刻了,林力也已经长大了。长大,即便是再也回不去儿时;长大,即便是再也不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长大,即便是再也不会只想着摘花、捉鱼。

  可他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到儿时,想到那些摘花、捉鱼的日子。

  那时的天,比现在还要蓝、还要纯净。早上,母亲总会催他起床,有时还在梦中,她已经给他穿好衣服、鞋子,而且煮好早饭,虽然是他最讨厌的稀饭。为这,林力发誓一辈子不喝稀饭,一定要天天面条、顿顿吃肉,而且,他还告诫自己,一定要带母亲走出大山,去山外面看、去高空中瞅。

  母亲总乐呵呵地说,有这心妈就知足了,没白疼你。

  每天早上,林力都要跑四里山路去上学,有时天不亮就出发,跟小伙伴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放学再奔回家中吃饭,一天四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