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积木游戏_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脂肪醇、还有以其甘油酯形式存在的脂肪酸。

  用烧碱水解后就可以生成高碳数脂肪酸的钠盐(钠肥皂,即普通肥皂)和甘油,门捷列夫制作硝酸甘油炸药用的甘油就是从这些植物中提取的。

  还有糖类(包括淀粉)和果胶质等,主要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萜类化合物,包括挥发油类和树脂酸类,如松脂,主要存在于树脂道中;

  酚类化合物,包括单宁、黄酮类化合物和木质酚类等,主要存在于树皮和心材中。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很微量的元素了,再点一下还有一个三级界面,里面是这棵树的原子构成,碳48%,氢6%,氧45%,氮%……

  看着那几个界面,即使是大学生来了都得头痛一段时间,微观世界一点都不比宏观世界简单。

  这也是为什么以太粒子需要高级知识分子使用的原因。

  以太粒子的物质分离技术是十分粗暴的直接将某一物质从中抽离,而没有给予木头被正常烘干水分之后内部性质变化,比如正常的热胀冷缩的变化,之前门捷列夫尝试过将木头中的所有水分都从木头中分离。

  最终导致重组后的木头由于内部水分的突然消失,变的异常脆弱,所以在抽离一部分水分后,还需要对其余分子的位置进行更改。

  这就跟那种抽积木游戏一样,一堆积木叠成楼,每人一回合抽一块,每抽一块,积木楼的结构就多了一丝倒塌的风险。

  这很麻烦,以太粒子的可能性很庞大,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或许是一个近乎全新的物理体系以及化学体系,所需要研究所花费的精力很庞大。

  比如现在抽离水分子的工作,水分子是很微小的,这棵树里可能有数以亿计的水分子,那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所以,就需要借助计算机的力量。

  每一次的分离重组,都需要编辑相应的程序。

  这些天门捷列夫还在研究如何使用以太粒子直接将石灰石变成水泥,不过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最终选择了用火炉烧制,因为那已经是经历过无数次成功的现成的方法,花费精力去研究以太粒子,意义不大,而且成本反而过高。

  科学家们在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无需将以太粒子加入到现有的工业体系中,除了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去研究已经成熟的成果之外,以以太粒子的形成的方式来看,如果应用到这些工业中的话。

  那么这个世界的动物,或许就将遭受灭顶之灾了。

  以太粒子应当做为更加高深的科学技术突破的工具,比如冷核聚变,比如其余的什么量子技术。

  亦或者,在前期工业体系还不完善的时候,走的捷径。

  不过对于达芬奇来说并不困难,他在不久前已经学过这一操作,水分子在他的操作下被分离,木头的分子结构被重新构造,同时,在第一界面中,被达芬奇重构成起重机的零件。

  大约过了几分钟,在南笙以及四周的那些玩家不可思议的眼神下。

  那几根木头,竟然变成了几跟长条木头,以及一些齿轮跟木制的滑轮,而且一点木头都没有被浪费。

  剩下的边角料,被达芬奇做成了一只木头的小兔子,然后随手丢给了南笙。

  “送给你了,小家伙。”

  南笙慌忙的接过小兔子,看了看那一堆零件,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兔子。

  “刚刚那是...什么东西!?”

  ……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