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那些倭国明明自己产银,自己却不用银,反而要用我们大明的铜钱,真是奇怪。”

  苏泽又说道:“铜钱对倭国大名还有别的意义。”

  陶公公虽然熟悉海外贸易,但是对于倭国的局势还是不够了解的。

  苏泽说道:“倭国如今的‘战国’时代,最强大名当属于东国的北条、武田家,东国大名又是整个倭国最强势的大名。”

  “这东国大名之所以比其他大名强势,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贯高制。”

  “倭国的制度和中原大有不同,但是陶公公可以理解为,贯高制度,就是以每年所纳的铜钱,来分封土地的一种封建制度。”

  陶公公主持市舶司事务,也有一些国际视野,他点头说道:“我听说倭国的国制落后,还处于实封土地的王侯时代,大都督果真如此吗?”

  苏泽想了想说道:“差不多是这样的吧,倭国土地权属复杂,这么理解也没问题。”

  “这些类似于诸侯的大名,将自己的土地再次封给手下家臣,就是以贯高为基础。”

  “以土地所产生的赋税作为贯高,比如一片土地一年产生的赋税是100贯,那么封臣就能从自己土地的村庄上收到这么多钱。”

  “铜钱,是倭国分封的计量单位,因为倭国无法像大明那样检地清田,也没办法确定土地的明确粮食产量,只能采用这种和乡村协商赋税的方式,来决定所拥有土地的价值。”

  “而东国的大名能够比其他大名强势,就在于他们拥有比较完善和公正的贯高制度,能让立下战功的家臣有应当的补偿,并且有足够的铜钱流通,保证这个制度的运行。”

  “因为贯高制度的存在,铜钱不仅仅是流通的货币,还是倭国大名们笼络手下,实现军功体系的基础,也难怪倭国商人要想办法走私三仙币。”

  陶公公听完苏泽的解释,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如此,没想到这倭国首领也知道赏罚分明,才能让手下卖命的道理啊。”

  说到这里,陶公公忍不住又要叹息,就连倭国这些蛮夷都明白的道理,似乎在大明行不通。

  多少立下功劳的大臣被害,如果不是苏泽造反,陶公公这市舶司的位置也坐不长了。

  “那要如何限制三仙币走私呢?”

  苏泽哈哈一笑说道:“限制?为什么要限制?”

  “既然倭国人要,就给他们就是了!”

  “铸造三仙币的工艺已经成熟,让铸币司加足马力铸币,堂堂正正的卖给倭国人就是了!”

  陶公公惊讶的看着苏泽说道:“若是铜钱外流,国内的钱不就少了?”

  苏泽说道:“我正是要和公公商议此事,如今琉球使团每次带来的白银已经很多了,民间使用碎银子颇为不方便,我们可以铸造银币了。”

  造银币?

  苏泽点头说道:“以市舶司手上的银子,足以铸

  请收藏:https://m.boka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